铜川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 2016-04-03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机构:
为进一步发挥养老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健全完善我市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陕政发〔2014〕21号)、《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建标〔2014〕23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若干意见》(陕政办发〔2013〕82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主导作用,家庭在养老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发展多元化社会养老服务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社会为主体、法制为保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业健康发展,市场机制不断健全,实现养老与医疗、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为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添砖加瓦,让全市老年人安享晚年,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基本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乡镇、街办、城市社区和70%以上的村。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40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服务机构总床位比例达到30%以上。
——服务领域明显扩大。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养老服务业成为我市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服务业增加值在服务业中的比重显著提升,机构养老、居家社区生活照料和护理等服务提供1.3万个以上就业岗位,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鼓励社会力量按养老市场需求,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养老服务业政策法规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标准体系、管理监督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政策健全、机制完善、标准规范、平等参与、竞争有序的养老服务业市场环境。
——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依托铜川红色教育基地、中医药养生保健、西铜半小时经济圈、良好生态环境等区位优势,建立养老服务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有效平台和长效机制,发展养生保健产品,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养生城市。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
1.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立养老服务评估机制和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对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困难老年人,由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或机构养老服务予以帮助。完善养老服务托底作用,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其法定赡养人无赡养能力的老年人,给予特困人员供养,落实供养政策。落实好老年人优待政策。建立老年人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依托基层医疗机构和老年护理机构,重点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减轻养老医疗护理服务自付压力。(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市老龄办)
2.完善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市级建设1所500张以上床位的示范性养老机构,区县各建设1所200张以上床位的社会福利中心或老年养护机构。(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
3.加强城镇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自2014年起,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规划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设施。社区人口规模在1-1.5万人、1.5-3万人、3-5万人的,应分别配套建设面积不少于750平方米、1085平方米、1600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下的,必须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站,面积可低于750平方米。新建居住(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以上设施在规划建设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住宅交付时,要将规划确定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产权一并转交给各区县政府,由民政部门使用和管理,不得挪作他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标准的,必须在2016年年底前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备养老服务设施。同时,要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推动老年人家庭和公共无障碍设施改造。(牵头单位:市规划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建局、市老龄办)
4.强化农村养老服务。将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健全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功能,在保障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的前提下,支持供养机构改善设施条件并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有条件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可以设置专业岗位,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闲置校舍等,建设农村幸福院等互助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标准原则上占地不少于2亩、建筑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床位不少于10张,力争2015年底前农村幸福院覆盖所有中心村。(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残联、市老龄办)
5.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支持公办养老机构科学合理配置生活、办公、医疗、康复、文化娱乐、教育、体育健身、安全等设施设备,完善服务功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经营管理体制,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养老用途不改变、服务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推动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逐步通过民营等方式管理运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通过委托管理等方式,运营公有产权的养老服务设施。(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文化广电局、市卫生局、市体育局、市残联、市老龄办)
6.加强养老服务业队伍建设。把养老服务人才纳入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建设一支养老服务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和其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增设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开展养老服务技能培训。鼓励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落实公办社会福利机构聘用人员薪酬待遇,公益性岗位优先用于公办社会福利机构和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开展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对在养老服务机构就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与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相同的执业资格、注册考核政策。社会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在技术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养老机构和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组织吸纳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按规定免费提供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等相关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牵头单位:市人社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老龄办、铜川职业技术学院)
7.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统一规划,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各司其职,共同促进老年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设施和场所,办好老年大学,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和乡镇、村老年学校。有条件的学校要主动配合、积极支持老年教育。(牵头单位:市老龄办;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
8.支持开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把老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做好老年体育工作,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帮助和服务。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优惠向老年人开放。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场所,组织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具备开放条件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内部体育设施优先向老年人开放。加强老年体育项目辅导员培训,推广、创新、普及体育健身项目。按照就地就近、小型多样、文体结合、科学健身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动员老年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高老年人体育健身人口比例。(牵头单位:市体育局;责任单位:各区县政府、市新区管委会、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市老龄办)
(二)支持社会力量进入养老服务领域
1.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建立以社会为主体、社区为纽带,满足老年人各种服务需求的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短期托养、精神慰藉、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紧急呼叫、安全援助和老年餐桌等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上门服务。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开展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支持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