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镇江市区将新增1440张养老机构床位
发布时间: 2016-03-18

太和养老网讯:国务院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若干意见》透露,2020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43亿。面对巨大的夕阳市场,镇江市民办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了解到,今年以来,镇江市新增养老机构床位1440张;与此同时,工商部门累计登记的“养老”公司突破10家,注册资本达4.6亿元。
  镇江市每千名老人拥有38.5张养老床位
  1986年,镇江市与全省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从民政部门了解到,截至2013年底,镇江市60岁以上老年户籍人口达59.4万,占总人口的21.9%。据预计,2020年镇江市老年人口将达到79万,占总人口的28%。
  “这对老龄事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镇江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处负责人李正云看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仍是镇江主要的养老模式,但机构养老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介绍,截至目前,市区范围内养老机构共55家,可提供6069张床位,其中有38家为民办类型,剩余的则为国办性质的福利院和敬老院。
  为了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养老产业,镇江市区从2004年开始实行社会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去年民政部门出台了《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资助办法》,对社会养老机构的建设补贴、运行补贴作出进一步规范。“在建设方面,我市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一次性建设补贴为每张5000元;普通型床位4000元。机构运行后,按入住老人护理等级,还会分别给予每人每月60、80和100元的运行补贴。”据李正云介绍,除了这些“大额”的补贴,养老机构的水、电、燃气、暖气、有线电视、固定电话,都按照居民用户标准收取费用。
  “今年以来,仅市区范围就已新增6家养老机构。”李正云表示,今年底,镇江市区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将达到1440张,这意味着,每千名镇江老人拥有的床位数将达到38.5张。
  “养老”公司增多,工商注册希望打造夕阳品牌
  了解到,开设一家养老机构可以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简称民非),这类组织具有公益性,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除此之外,社会力量也可以注册登记养老类型的企业。“但在镇江市,民办养老机构大部分为民非组织。”李正云说,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养老机构,有着床位、从业人员等一系列的准入门槛,手续也相对复杂,但相关的优惠政策、补贴只适用于这类型的民非组织养老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以来,我市出现了民办养老类公司。“目前,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养老公司已突破10余家,注册资本达4.6亿元。”在镇江工商局,注册处副处长徐晞凡说,企业申请从事相应经营活动,只要不属于国家禁止的行业,工商部门应当予以登记。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的“养老”公司,并不是单一的养老机构,经营范围从家政服务、健康咨询,到养老养生、老年娱乐项目等,种类虽多,但实质均涉及养老内容。
  采访中,部分“养老”公司负责人坦言,民非养老机构的注册手续较多,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后,很快就能领到营业执照,便于加快养老机构的前期建设。此外,在他们看来,完全注册成公益性质的民非组织,多少局限了企业的发展。江苏兴阳养老产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聂红霞说,在工商部门注册后,公司的一部分养老机构业务也在民政部门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以此获得政府相应的补贴和优惠。事实上,镇江市的大部分“养老”公司也都选择了这种双渠道注册的模式。
  “现行的大部分鼓励养老的政策,只是扶持民非组织,工商注册的养老机构得不到支持,这多少成为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一个门槛。”徐晞凡说,上海、宁波等城市已出台统一的民办养老机构登记管理办法,明确了工商、民政部门相应的职责,“也期待我市能出台相应政策办法,解决民办投资者的疑虑,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