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三大问题待理清
发布时间: 2016-01-28
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显示,国务院一项事关全国111万个事业单位、3153万事业编制人员的政策改革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国务院近日发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聘用合同、奖惩及争议处理、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主要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这一法规将于7月1日起正式执行。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三大问题待理清(图片来源:资料图)毋庸讳言,事业单位改革是个老大难问题。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显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08年,由中央和省级政府部门制定的相关事业单位改革文件就达400多个,但从事业单位数量、人员编制,以及国家财政负担来看,都缺乏实质性、突破性的改革。直至2011年启动的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随着《条例》的出台,迎来了重大突破。本轮改革的第一步是先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截止时间是2015年底。目前的基本情况是,全国事业单位的划分类别已经基本有了结果,在3100多万的在职事业单位人员中,大约只有10%会被划转至企业。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显示,在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将依法参加养老金缴费,这标志着讨论已久的事业单位社保并轨正式确立,为公务员系统的社保改革扫清了障碍。不过,在笔者看来,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还需要厘清几大问题:第一,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可能再度引发人才流失。目前,对于差额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大中专院校、公立医院以及部分差额拨款的科研院所)职工此前欠缴的养老保险埋单,国家财政不会拨款,一些公立医院、大中院校,可能不得不大幅推高服务价格、收费价格,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服务费用或会被转嫁,还会因此影响到公益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吕井海表示,在31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中,有67%是专业技术人员,因为工资等待遇偏低问题,近年来像高校、医院、科研等类的事业单位,已经有严重的优秀人才流失问题;就连一些新招聘到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往往会在落实户口后,转而跳槽至薪酬更高的企业。一些距离离退休只差两三年的高校老师,有可能选择提前退休,或者下海经商。这样的情况过去曾出现过。因为担心退休金受改革影响,当年广东先行推行事业单位改革时,广东高校就有六成骨干教师要求提前退休,有的中年教师甚至提出,要自己出钱买断工龄,来达到早日退休。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最新消息显示,如今这种人才流失问题若扩散至全国,对我国科教、医疗和公共服务领域可能带来巨大冲击。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