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版以房养老遇冷 多数险企踌躇不前
发布时间: 2016-01-28
一个月前,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指导意见正式落地引起市场激烈讨论。而值此满月之际,记者对参与以房养老调研的险企调查发现,仅一家上报以房养老方案,多数险企因以房养老涉及政策、法律、人的寿命及房价的涨跌等因素而踌躇不前。6月23日,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截至目前,已过一月时间,以房养老的保险产品却没有下落。记者咨询参与以房养老调研的几家险企后发现,目前只有幸福人寿上报了相关产品。对于产品的具体方案,幸福人寿董事长孟晓苏表示,首批保险产品是非参与型产品,即保险公司不参与房屋的增值分享,即老人把住房抵押给保险公司后,会聘请专业的评估公司给出一个估价,无论房价怎么波动,按照既定的估值定期向老年人支付养老年金直至身故。事实上,早在2003年,身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党委书记的孟晓苏就开始着手住房反向抵押保险,即以房养老等相关问题;而其2008年退居二线后创建的幸福人寿的主营业务也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与住房反向抵押保险息息相关。据记者了解,保险版以房养老的指导意见落地前,包括幸福人寿、合众人寿、泰康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中美大都会人寿、中宏人寿等险企已经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参与以房养老保险调研。那缘何在指导意见出炉一月之久后,仅有一家险企上报具体方案呢?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以房养老牵涉到金融业、社会保障、房地产等多个行业,需要管理层实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否则就会出现雷声大雨点小,难有实质进展。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表示,以房养老保险业务流程复杂,期限较长,涉及领域广;险企开展此项业务,将面临较为突出的利率风险、房价波动风险、长寿风险、现金流风险等业务风险,并将受到房地产政策、税收政策以及法律环境的影响。而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保险版以房养老涉及房地产等新的风险领域,需要对客户的房产进行长期估值、抵押,客户的服务、理赔等工作也与传统保险产品有较大差异,所以平安养老目前尚无相关产品也尚未申请,但已着手积极研究。另有保险公司人士坦言,多数险企按兵不动或与国内房地产从今年上半年就开始进入神经敏感期不无关系。而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十年来首次未提房地产调控,也让不少金融机构谈房色变。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1-6月,商品房销售额为31133亿元,下降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9.2%,办公楼销售额下降12.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9.8%。值得一提的是,土地使用权问题又将成为阻碍以房养老推广的一个绊脚石。对此,平安证券认为,由于国内房屋所有人具有的只是70年的房屋居住权(商用50年),并没有房屋土地的所有权,因此房屋产权面临70年后被收回或者中途被强拆的风险,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保险机构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意愿参与这个计划。即使参与了这个计划,单打独斗也会使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不足。如果缺乏资产证券化市场,保险机构是否有意愿做大保险版以房养老规模仍难预料。(作者:马元月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