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养老的三大期待
发布时间: 2016-01-28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2亿,占总人口14.9%;平均50个老人摊1张养老床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81元,不及农村低保一半。中国式养老的三大期待不知不觉中,老龄化的银色浪潮来袭,养老压力日益凸显。老何所依?这个问题不仅牵动着每个家庭,更考验着政府、社会的智慧与决心。参加全国两会的部分代表委员纷纷为中国式养老献计献策。中国式养老的期待一:养老金涨幅跑赢CPI,双轨制改革需要时间表据人社部统计,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月人均达到81元。而民政部统计,截至2013年8月,我国平均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每人每月352元、189元。居民养老金不及农村低保的一半。全国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从长远来看,要消除企业与公务员、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中国式养老的期待二:养老院不再一床难求,普通百姓进得了住得起近期,一则想进北京最火养老院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要排100年的消息,在社会上引发热议。没有报道的那么夸张,但目前我们的确已经不登记了。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小编。一床难求并不是个别现象。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各类养老机构4万多家,养老床位390万张,平均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0.6张。养老机构缺失恰恰反映了养老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供需矛盾是养老院难进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任国胜说。中国式养老的期待三:养老方式多样化空巢老人有选择我父亲68岁退休,一直到80多岁,每天都要写东西,怎么可能去养老机构呢?养老院条件再好他也不习惯的。面对当前多种养老方式,全国政协委员李东东认为,家庭养老仍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选择。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介绍,我国的基本养老方式主要是以居家养老管理系统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然而,全国老龄办的调查显示,51.1%的被访者为空巢家庭;一半老人自述有高血压病;80岁以上被访者的丧偶比例高达53.7%,老人的居家照料问题突出。任国胜建议,政府可考虑对养老服务业进行战略性布局,鼓励市场化解决方案的同时,对各种养老形式进行政策监管,并培育养老市场高中低档分层需求,更好更快地应对银色浪潮的冲击。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