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艾滋病的辨证论治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一)体虚外感证候(急性感染期、无症状艾滋病毒携带期、艾滋病前驱期)

  特点是多见于艾滋病初期,以发热为主症,可伴有其它表证,并兼见虚损症状。治疗应祛邪扶正。由于虚损的程度不同,感受邪气的差异,其临床表现及治疗亦有不同。

  1.阴虚挟痰外感发热

  症状、手足心热、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心悸少寐、继则出现低热、畏风、口渴、咽痛、咳嗽、咳痰量少、胸痛、颈后、腋下及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舌红少苔,脉浮细数。

  治法

  处方

  葳蕤、白薇、葱白、桔梗、薄荷、淡豆豉、益智仁、生地、麦冬、川贝母、玄参、甘草、板蓝根、大青叶、双花、青黛、天竺黄等。

  2.气虚外感发热

  症状、出汗、语声低微、神疲倦怠、周身不适、动则心悸气短,发热劳累加重、或微恶风寒、咳嗽少痰,身痛、面白、目清、或淋巴结肿大,舌淡白,脉浮而无力。

  处方

  黄芪、白术、防风、人参、枸杞子、茯苓、银花、连翘、板兰根、桔梗、川贝、甘草。

  若外感风寒,恶风寒较重者,可用参苏饮加减。药用、苏叶、葛根、前胡、半夏、积壳、茯苓、陈皮、桔梗、木香、甘草等。

  3.气虚阳明热盛发热

  症状、汗出而热不退、口渴、烦躁不安、咳嗽、胸痛便秘、形体消瘦、素体气虚、背微恶风,素体倦怠乏力、两目红赤,舌质红,脉数无力。

  治法

  处方

  石膏、人参、知母、甘草、银花、连翘、青黛、茯苓、川贝、陈皮、桑白皮、黄芩。

  若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暮轻夜重、为热邪内陷心包,可用安宫牛黄丸以清心开窍,待神清热退再辨证施治。若热势不减,皮肤斑疹隐现,或神志昏蒙,入夜尤甚、舌质红绛、脉细数,为热入营血之证,可用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合安宫丸化裁,常用药如犀角、生地、丹参、黄连、竹叶、麦冬、银花、连翘、玄参、赤芍、丹皮等。

  (二)慢性虚损证候(艾滋病相关综合症、艾滋病期)

  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艾滋病发展到中、后期、经过积极治疗,初期之发热、恶寒等外感表现多不明显,而以虚损成劳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其病性主要为气、血、阴、阳的亏损,病位主要涉及五脏;病程多首先一脏亏虚,逐渐累及他脏;病情日渐发展,趋于复杂。治疗以补益为基本原则。鉴于肾亏虚和脾脏不足为该期主要证候,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故补肾健脾实为该期治疗的根本大法。

  l.心脾两虚

  症状、失眠、多梦、焦虑烦躁不安、周身乏力、头晕、手足冷、腹泻便溏、纳呆食少、皮肤痒、面有红疹、或面苍白、舌淡、苔白滑、脉沉无力。

  治法,健脾养心

  处方

  黄芪、白术、党参、当归、茯神、酸枣仁、熟地、丹参、陈皮、生龙骨、黄精、甘草。

  2.脾肾气虚

  症状、倦怠乏力、自汗畏风、脘腹痞满、腹泻肠鸣、腰膝酸软、或周身浮肿,头晕耳鸣,遗精阳痿、面色苍白、语声低弱,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法

  处方

  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云苓、泽泻、附子、肉桂、菟丝子、王不留行等。

  3.脾肾阳虚

  症状、色光白、毛发痒、手足不温或畏寒肢冷,腰膝、下腹冷痛、腰酸腿软、腹泻、或下利清谷、头重头晕,舌质淡胖、苔白滑、脉细弱。

  治法

  处方

  黄芪、白术、云苓、附子、肉桂、巴戟天、枸杞子、熟地、山药、泽泻、丹皮、大枣、甘草等。

  4.肝肾阴虚

  症状、耳鸣耳聋、失眠健忘、入夜及午后低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胁肋隐痛、五心烦热、两颧红赤、形体消瘦、盗汗、精神抑郁、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处方

  生地、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丹皮、山萸肉、山药、云苓、枣仁等。

  5.肝风内动

  症状、眩晕欲扑、腰膝酸软、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有病症发作、或四肢抽搐,舌质红、苔黄白腻、脉弦有力。

  处方

  生龙骨、生牡蛎、龟板、牛膝、代赭石、白芍、五味子、天冬、元参、茵陈、川楝、炒麦芽、钩藤、栀子、石决明等。

  6.肾精不足

  症状、齿摇稀疏、耳鸣耳聋、精神恍惚、健忘神疲、动作迟缓、或精神呆痴、下肢软弱无力、视物不清、反应迟缓,舌质淡,脉弱。

  治法

  处方

  牛膝、肉苁蓉、天冬、生地、熟地、杜仲、巴戟天、阿胶、龟板、鳖甲、白芍、甘草。

  7.肺气虚

  症状、畏风自汗、咳嗽气短、时寒时热、易于感冒、面色光白,舌淡、脉弱。

  治法

  处方

  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桑白皮、紫苑、云苓、白术。

  8.脾气虚

  症状、食少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自汗、舌淡苔薄、脉弱。

  处方

  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云苓、扁豆。

  9.肾阴阳两虚

  症状、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盗汗、或形寒肢冷、小便频数、耳轮焦干、阳痿不举,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

  处方

  附子、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云苓、泽泻、丹皮。

(责任编辑 孙新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