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原发性肝癌
发布时间: 2022-11-19

  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肿瘤标记物是癌细胞产生和释放的某种物质,常以抗原、酶、激素、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根据其生化或免疫特性可以识别或诊断肿瘤。

1.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的主要指标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

2.r-谷氨酰转移酶(r-GT),在r-GT胎儿期很高,出生后急剧降低,故又叫癌胚酶。无论在癌前阶段还是肝癌形成阶段,肝细胞中r-GT值显著增高。因此;测定血中r-GT可作为早期诊断肝癌的依据之一。

3.异常凝血酶原(AP),肝脏合成凝血酶原无活性前体,经维生素Kr羧化为活性形式。肝癌时,肝癌细胞的微粒体内维生素K依赖性羧化体功能障碍,羧化酶活力下降,导致谷氨酸羧化不全,从而形成异常凝血酶原。

4.血清岩藻糖苷酶(AFu)AFu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糖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解代谢。

5.α1-抗胰蛋白酶(AAT)肝癌细胞具有合成分泌AAT的功能,当肿瘤合并细胞坏死和炎症时升高。

6.碱性磷酸酶同工酶I(ALP-I)ALP-I是一种癌胚蛋白,由肝癌细胞产生,几乎仅见于肝细胞肝癌,特异性强,但阳性率低。

7.血清铁蛋白和酸性同工铁蛋白(HIF)肝脏含丰富的铁蛋白,也是清除循环中铁蛋白的主要场所。

8.醛缩酶同工酶A(ALD-A)醛缩酶同工酶有A、B、C3种形式。

9.M2型丙酮酸激酶(M2-PyK) 丙酮酸激酶(PyK)是糖酵解中的关键酶,有L、R、M1、M2型4种同工酶,胎肝及肝癌组织中主要是M2型。

综述上述肝癌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根据实践经验,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血清AFP检测联合1~2项肝癌标志物即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临床分析中尚应结合病史、影像诊断学或组织学资料综合判断,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其他辅助检查

2.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3.磁共振显像(MRI)

4.X线肝血管造影

5.放射性核素显影

6.肝穿刺活检

1.实验性诊断

(1)肝癌标记物 血清肝癌标记物文献报道达几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甲胎蛋白。

①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在13金氏单位以下,约有20%的肝癌病例此酶活性增高。

②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正常值在40单位以下,约有70%的肝癌此酶活性增高,如大于200单位,提示预后不良。

(2)肝功能及肝炎有关指标 由于80%左右的肝癌有肝硬化、肝炎等肝病背景,故如检测到肝功能异常及乙、丙型肝炎标记物阳性,则提示有肝癌的肝病基础。同时,肝功能检测能估计手术耐受性,对协助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帮助。

(3)免疫指标 其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期早晚与预后好坏,亦有助于反映治疗效果,常用的有结核菌素皮试(OT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活力、T细胞亚群测定等。

(1)肝区X线片检查 肝区X线片检查是一项应用已久的技术,主要用于肝癌鉴别诊断,能发现是否有肝内肿瘤钙化。

(2)超声显像(ultrasonography,US) 超声显像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术中超声显像的应用对确定肿瘤位置及与血管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4)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放射性检查方法,不应用含碘造影剂。目前对肝癌的诊断尚未超越CT检查,但可作为CT诊断的辅助和补充手段。

(5)肝动脉造影 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已成为肝癌诊断中的重要手段。近年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应用,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此法属侵入性技术,加上左肝显示略差,在定位诊断方面应首选CT与B超。

(6)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曾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核素显像的分辨率低,随着B超、CT、MRI等显像技术的发展,核素显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所下降。近年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电子计算机断层(PET)的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作放射免疫显像等,又重新得到重视。其检出低限约为2cm。此方法对肝癌与血管瘤的鉴别有较大帮助。

3.肝穿刺检查肝穿刺可取得组织做病理检查,是肝癌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但它是侵入性检查,有出血和针道种植等并发症的发生,曾被认为是肝癌的禁忌。但近年来,细针穿刺尤其是经皮B超或CT介导下的肝穿刺,准确性高,大大地减少了内出血的并发症。但仅适用于各种检查后诊断不明,而且肝内癌变无手术治疗的指征者。

4.其他检查其他如腹腔镜、可疑结节活检及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亦有一定价值。

暂无相关内容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1)手术切除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手术切除主要用于早期诊断的小肝癌。

(2)姑息性外科治疗 姑息性外科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肝动脉结扎和术中栓塞、液氮冷冻、高功率激光气化等疗法。这些方法的联合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法1次切除的大肝癌。

(3)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1955年,医学文献首次报道了肝移植的方法。肝移植使严重的肝脏病在临床治疗方面找到了一个更新的手段。影响肝移植临床应用成功的根本因素是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以及手术操作的复杂性。

2.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栓塞治疗与局部治疗的有机结合,现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已完全取代了单纯的肝动脉结扎术。

(2)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瘤内药物注射是利用药物的毒性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并且还可用于肿瘤。

(3)导向治疗。

(4)化疗 以往对肝癌的化疗评价不高,但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给肝癌的治疗带来希望。联合化疗优于单一药物化疗,肝动脉内插管化疗优于全身化疗。

(5)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不仅起配合手术、化疗、放疗以减轻对免疫的抑制,消灭残余肿瘤细胞的作用。

(6)基因治疗 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大量研究已确定肿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癌基因表达失控或抑癌基因失活所致。

(8)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近年来,对中期大肝癌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有时可使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转变可切除的小肝癌。

(1)早期肝癌 ①能手术者首选手术切除;②不能手术切除者,肝功能良好,首选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为顺铂80~100mg、氟尿嘧啶(5-氟脲嘧啶)1000mg、丝裂霉素1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10mg于超声乳化的131Ⅰ或125Ⅰ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③不宜手术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首选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注入量随肿瘤大小而定,一般每次2~6ml,也可用至每次10~20ml,每周1~2次,1个疗程4~6次。

(2)中期肝癌

首选治疗方案 以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插管化疗为基础+放疗+生物治疗。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生物治疗首选干扰素,400万U/m2,每周3~5次。白介素-2,10万U,1次/d,30天为1疗程,单用效果欠佳,多合用化疗药。

(3)晚期肝癌 首选以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综合治疗。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多柔比星原发性肝癌诊断编辑本段

  1.实验性诊断

(1)肝癌标记物 血清肝癌标记物文献报道达几十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甲胎蛋白。

①碱性磷酸酶(ALP) 正常值在13金氏单位以下,约有20%的肝癌病例此酶活性增高。

②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正常值在40单位以下,约有70%的肝癌此酶活性增高,如大于200单位,提示预后不良。

(2)肝功能及肝炎有关指标 由于80%左右的肝癌有肝硬化、肝炎等肝病背景,故如检测到肝功能异常及乙、丙型肝炎标记物阳性,则提示有肝癌的肝病基础。同时,肝功能检测能估计手术耐受性,对协助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帮助。

(3)免疫指标 其检测有助于了解病期早晚与预后好坏,亦有助于反映治疗效果,常用的有结核菌素皮试(OT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自然杀伤细胞(NK)、巨噬细胞活力、T细胞亚群测定等。

  2.影像学

(1)肝区X线片检查 肝区X线片检查是一项应用已久的技术,主要用于肝癌鉴别诊断,能发现是否有肝内肿瘤钙化。

(2)超声显像(ultrasonography,US) 超声显像是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方法。术中超声显像的应用对确定肿瘤位置及与血管的关系有重要价值。

(3)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4)磁共振成像(MRI)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非放射性检查方法,不应用含碘造影剂。目前对肝癌的诊断尚未超越CT检查,但可作为CT诊断的辅助和补充手段。

(5)肝动脉造影 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已成为肝癌诊断中的重要手段。近年由于肝动脉化疗栓塞的应用,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方法。但由于此法属侵入性技术,加上左肝显示略差,在定位诊断方面应首选CT与B超。

(6)放射性核素显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曾是肝癌诊断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核素显像的分辨率低,随着B超、CT、MRI等显像技术的发展,核素显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所下降。近年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电子计算机断层(PET)的应用以及单克隆抗体作放射免疫显像等,又重新得到重视。其检出低限约为2cm。此方法对肝癌与血管瘤的鉴别有较大帮助。

  3.肝穿刺检查肝穿刺可取得组织做病理检查,是肝癌可靠的定性诊断方法,但它是侵入性检查,有出血和针道种植等并发症的发生,曾被认为是肝癌的禁忌。但近年来,细针穿刺尤其是经皮B超或CT介导下的肝穿刺,准确性高,大大地减少了内出血的并发症。但仅适用于各种检查后诊断不明,而且肝内癌变无手术治疗的指征者。

  4.其他检查其他如腹腔镜、可疑结节活检及腹水中找到癌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亦有一定价值。

暂无相关内容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1)手术切除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手术切除主要用于早期诊断的小肝癌。

(2)姑息性外科治疗 姑息性外科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肝动脉结扎和术中栓塞、液氮冷冻、高功率激光气化等疗法。这些方法的联合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法1次切除的大肝癌。

(3)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1955年,医学文献首次报道了肝移植的方法。肝移植使严重的肝脏病在临床治疗方面找到了一个更新的手段。影响肝移植临床应用成功的根本因素是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以及手术操作的复杂性。

2.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栓塞治疗与局部治疗的有机结合,现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已完全取代了单纯的肝动脉结扎术。

(2)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瘤内药物注射是利用药物的毒性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并且还可用于肿瘤。

(3)导向治疗。

(4)化疗 以往对肝癌的化疗评价不高,但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给肝癌的治疗带来希望。联合化疗优于单一药物化疗,肝动脉内插管化疗优于全身化疗。

(5)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不仅起配合手术、化疗、放疗以减轻对免疫的抑制,消灭残余肿瘤细胞的作用。

(6)基因治疗 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大量研究已确定肿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癌基因表达失控或抑癌基因失活所致。

(8)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近年来,对中期大肝癌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有时可使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转变可切除的小肝癌。

(1)早期肝癌 ①能手术者首选手术切除;②不能手术切除者,肝功能良好,首选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为顺铂80~100mg、氟尿嘧啶(5-氟脲嘧啶)1000mg、丝裂霉素1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10mg于超声乳化的131Ⅰ或125Ⅰ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③不宜手术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首选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注入量随肿瘤大小而定,一般每次2~6ml,也可用至每次10~20ml,每周1~2次,1个疗程4~6次。

(2)中期肝癌

首选治疗方案 以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插管化疗为基础+放疗+生物治疗。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生物治疗首选干扰素,400万U/m2,每周3~5次。白介素-2,10万U,1次/d,30天为1疗程,单用效果欠佳,多合用化疗药。

(3)晚期肝癌 首选以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综合治疗。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多柔比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编辑本段

  早期治疗是改善肝癌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早期肝癌应尽量采取手术切除。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采用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1)手术切除 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早期切除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肿瘤越小,5年生存率越高。手术切除主要用于早期诊断的小肝癌。

(2)姑息性外科治疗 姑息性外科治疗包括肝动脉插管化疗、肝动脉结扎和术中栓塞、液氮冷冻、高功率激光气化等疗法。这些方法的联合治疗主要适用于无法1次切除的大肝癌。

(3)肝移植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1955年,医学文献首次报道了肝移植的方法。肝移植使严重的肝脏病在临床治疗方面找到了一个更新的手段。影响肝移植临床应用成功的根本因素是移植后发生的排斥反应以及手术操作的复杂性。

2.非手术治疗

(1)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栓塞治疗与局部治疗的有机结合,现被公认为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已完全取代了单纯的肝动脉结扎术。

(2)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瘤内药物注射是利用药物的毒性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并且还可用于肿瘤。

(3)导向治疗。

(4)化疗 以往对肝癌的化疗评价不高,但随着新的化疗药物的应用,给肝癌的治疗带来希望。联合化疗优于单一药物化疗,肝动脉内插管化疗优于全身化疗。

(5)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不仅起配合手术、化疗、放疗以减轻对免疫的抑制,消灭残余肿瘤细胞的作用。

(6)基因治疗 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大量研究已确定肿瘤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癌基因表达失控或抑癌基因失活所致。

(8)多模式的综合治疗 近年来,对中期大肝癌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有时可使不能切除的大肝癌转变可切除的小肝癌。

(1)早期肝癌 ①能手术者首选手术切除;②不能手术切除者,肝功能良好,首选肝动脉化疗栓塞,方法为顺铂80~100mg、氟尿嘧啶(5-氟脲嘧啶)1000mg、丝裂霉素10mg,先行动脉内灌注,再混合丝裂霉素10mg于超声乳化的131Ⅰ或125ⅠLipiodol内行远端肝动脉栓塞。③不宜手术合并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可首选无水酒精瘤内注射。注入量随肿瘤大小而定,一般每次2~6ml,也可用至每次10~20ml,每周1~2次,1个疗程4~6次。

(2)中期肝癌

首选治疗方案 以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插管化疗为基础+放疗+生物治疗。肿瘤缩小后,争取二步或序贯手术切除。生物治疗首选干扰素,400万U/m2,每周3~5次。白介素-2,10万U,1次/d,30天为1疗程,单用效果欠佳,多合用化疗药。

(3)晚期肝癌 首选以中医中药为主的中西综合治疗。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多柔比星原发性肝癌用药编辑本段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多柔比星参考资料编辑本段http //www.youjk.com/addSymptomView.do?excuteFlg=sicknessPageNew& symId=9087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