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观是中医的灵魂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医有群众基础,在西医传入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就用中医中药来治病,我们的祖辈或许没吃过西药,但绝不会是没有碰过中药的。至于中医看病的道理,阴阳五行,悬丝诊脉,玄之又玄。作者在“让中医走下玄坛”上下功夫,从“到底什么是中医”、“中医怎样看病”入手,细细道来,揭开了蒙在中医头上的神秘面纱。

  整体观是中医的灵魂。对此作者作了深入浅出地讲述,指出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单个的器官功能强弱或是物质水平高低都不能代表其整体面貌,只有将人体内各个组织器官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才可能得到最科学的结果。因此,中国古代医学家在探索生命与疾病奥秘的过程中,创造出了“整体平衡”的研究方式,认为人是一个各组织、各器官协调平衡工作的整体,任何疾病都是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结果。有了整体平衡这个标尺,就可以通过疾病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判断疾病对人体的整体平衡破坏的环节和程度,最后得到对疾病的本质性认识,也就是诊断。根据这个认识,中医通过各种方法来恢复被破坏的整体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也就是治疗。这个过程中医称之为“辨证施治”。这就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奥妙所在。

  为什么通过疾病的外在表现可以判断人体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呢?作者打了个比方,能够通过植物的外观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和疾病情况,这是因为植物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和整体平衡之间存在着直接而密切的关联,当植物整体平衡的某个环节出现障碍的时候,它的枝叶就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整体平衡受到破坏的类型是不同的,所以园艺师完全可以根据植物的外在变化来判断植物内部的疾病情况。人体也是如此。生病时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其实就是整体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医家们通过观察、研究和总结,把这些症状和整体平衡紧密联系起来,也就可以通过患病时的各种症状来判断体内平衡被破坏的环节和程度了。况且人体比植物更为高级,还具有思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语言将患病时的各种主观不适清楚地描述出来,这些主观感觉提供了有关疾病的真实信息,从而使中医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判断疾病和治疗疾病。这也就告诉了人们,中医原来是这样看病的。

(责任编辑 孙新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