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绘宏图――记郑伟达教授
发布时间: 2022-11-19

  1 “四位一体”丰富了中医抗癌防癌体系

  在阳光明媚的病房里,记者采访了前来复查的大连大学物理系教授、肺部肿瘤患者赵庆海。他2001年查体时发现肺癌,立即做了手术,在化疗期间,因副作用大,身体不能耐受就开始改服“慈丹胶囊”,并接受郑伟达教授的“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将近5年过去了,每次定期复查CT等检查都正常,没有转移和复发,如今的他满面红光, 说话很有底气,根本看不出得过肺癌

  何谓“四位一体抗癌疗法”?

  正在为赵庆海查房的郑伟达教授对 记者说,20世纪以来,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代表的三大武器,为癌症的治疗和康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癌症的治疗模式也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治疗癌症要坚持整体观念、整体治疗、整体提高和整体康复, 他总结出科学抗癌的“治癌新十论”,并创立了“四位一体抗癌康复疗法”。

  “四位一体”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主要内容包括、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

  有效的药疗,是四位一体疗法的核心。主要根据不同的肿瘤病症,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形成个性化治疗方案。

  合理的食疗,是针对肿瘤的防治,分为基本药膳和平衡配餐,补益类、活血类、清热类、对症类等四类,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配膳和按肿瘤发病部位的特点辨证配膳。

  坚强的心疗,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为或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增强抗病能力,消除心身症状。该院 为此专门开设了话疗咖啡屋。

  适当的体疗,主要是通过科学、适当的康复运动,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性,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与药疗、食疗、心疗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四位一体疗法”运用于临床多年来,日益显示出科学性、实用性,特别对预防复发转移很有效果。退休教师穆家安,在患食道癌手术后,将药、食、心、体“四疗”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术后三年, 老人每年复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已恢复健康人的生活。在医院举行的抗癌康复学习班上,穆老先生将自己的抗癌经验与其他患者朋友分享。

  2 “名医”与“名药”相得益彰

  郑伟达教授出生于中医世家,是中医泰斗、卫生部原中医管理局局长吕炳奎的得意弟子,抗癌新药“慈丹胶囊”、免疫调节增强剂新成果“参灵胶囊”的研制者,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担任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

  有资料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死于癌症。面对癌症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的巨大威胁,众多医学专家和医疗机构投入肿瘤科研领域,与病魔进行着殊死的斗争。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癌症患者和家属所承受的病痛与悲伤,深深地触动了郑伟达。钻研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而战胜癌症,成为他的宏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郑伟达教授在各级科技、卫生部门的大力 支持下,聘请吕炳奎教授担任总顾问,开始了抗癌新药“慈丹胶囊”的漫长研究历程。

  郑伟达教授看到目前较为有效的手术治疗虽然能切除癌肿,但由于存在残癌、癌灶,术后易于复发或转移。而且早期诊断癌症并非易事,多数肿瘤确诊时往往已到中晚期。此时,一般只能采取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和支持疗法,但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了人体正常的细胞和组织,使病人免疫功能下降,反过来促使肿瘤的进一步扩散和转移。

  抗癌专家组从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认为癌症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它是人体整体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癌症不能单 纯地采用手术和放、化疗手段,应扶正与抗癌并举,通过用中医扶正固本的方法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抵抗癌细胞。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适当的锻炼和调节情绪与心理平衡等,构成一个综合的治疗体系。

  在这个治癌新思路的指导下,郑伟达教授经过七年的研究、试验, 最终研制出“慈丹胶囊”。临床试验表明,“慈丹胶囊”具有以下特点、对多种癌症具有较强的抑癌作用。二、与化疗配合使用,有显著增效减毒作用。三、为手术前后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术前服用, 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术后服用,能促进康复,预防或减少复发和转移。

  通过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等8家医院进行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单盲法,其试验病例共325例,随机分为慈丹治疗组、慈丹加化疗组、化疗对照组。其中慈丹组125例,慈丹加化疗组100例,化疗对照组100例。从对瘤体客观疗效看,慈丹组的稳定以上率有91例, 占72.8%;化疗对照组的稳定以上率占57%;慈丹加化疗组的稳定以 上率占87%。三组疗效相比,某些临床症候和试验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不良反应较轻,提示慈丹组的疗效略胜于化疗对照组,说明慈丹胶囊与化疗对肿瘤治疗具有协调作用。

  3 为众多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

  南通市的陈先生,61岁,因上腹闷痛两周,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 CT示原发性左肝癌伴门脉瘤栓,左肝占位性病变,约6.7×4.8cm,AF P<20NG。入院后治疗以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配合口服慈丹胶囊为主。 1996年3月复查CT、B超,显示原发性左肝癌病灶消失。

  大连的金女士,右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经郑伟达教授施治, 病情好转。她在感谢信中写道 “……服用慈丹胶囊一个半疗程,食欲、气色、体力明显好转,体重增加十多斤,尤其是颈部硬、窒息 难受感消失了,我觉得可以乘车去旅游了。”

  湖北省红十字会“生命之歌艺术团”演员付女士,因乳腺癌术后复发骨转移,扩散到肺,经郑教授运用以慈丹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四个疗程,病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又继续巩固治疗一年零两个月,经骨扫描患病处骨浓聚度下降,肺部阴影消失,胸水消退,重新登上了人生和艺术舞台……

  1998年3月,卫生部为“慈丹胶囊”颁发新药证书,使它成为获 得批准生产的为数不多的抗癌中成药之一。其后,“慈丹胶囊”又取 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和国家专利局专利审批。它还荣 获第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0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以 及省级科技进步奖,并被列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名医与名药相得益彰。郑伟达教授先后出访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访问、义诊;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世界中医肿瘤 学术会议还选举他为世界中医学会秘书长。

  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郑伟达教授并未停止挑战癌症的脚步。针对癌症患者在患病后出现的主要症状,郑伟达教授又率领抗癌专家组先后研制成功了治疗癌性疼痛和癌性胸腹水的药物。

  4 “诚勤精细”带来“名院”效应

  走进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在郑伟达教授那典雅的办公室里,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墙壁上悬挂的书法条幅――“诚勤精细”。郑伟达教授对此的解释是、以勤立身、以精求存、以细行医,救死扶伤,广泽天下。该院则用良好的医德医风实践着“诚勤精细”。 最近,医院又推出了对于复诊患者的优惠政策,给予床位费免、检查费免、医院自制中成药费免的三免优 惠。被前来复诊的病人称为“惠民医院”。

  “医为仁术、济世活人,当以仁爱之心救死扶伤、扶危济困,善心善意为病家服务。”这是郑伟达教授的行医准则,也是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院训。这家医院靠“诚勤精细”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来自全国各地的肿瘤患者在这里既治疗了顽疾,又体验了“四位一体疗法”的精髓,树立了战胜癌魔的信心,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

(责任编辑 孙新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