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开窍,辟秽,通络,散瘀)
发布时间: 2022-11-19

  [药 名]

  [拼 音] SHEXIANG

  [英文名] Musk

  [来 源]。

  [功 效],辟秽,通络,散瘀。

  [主 治],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症瘕癖积,跌打损伤,疽肿毒。

  [性味归经],温。①《本经》 “味辛,温。”②《别录》 “无毒。”③《药性论》 “味苦,辛。”

  入心、脾、肝经。①《本草汇言》 “入足太明、手少阴经。”②《本草再新》 “入心、肝二经。”

  [用法用量]、散,3~5厘。外用、畜鼻、点眼、调涂或入膏药中敷贴。

  [用药忌宜]。

  [药物配伍]。配乳香。配肉桂。

  

  [别 名]、脐香(《雷公炮炙论》)、麝脐香(《纲目》)、四味臭(《东医宝鉴》)、臭子、腊子(《中药志》)、香脐子(《中药材手册》)。

  处方名、麝香仁。麝(《本经》),又名(《尔雅》)、香獐(《纲目》)、土獐(《本草述》)、拉石子、獐子、山驴子

  [处方名]、射香、元寸、当门子等

  [商品名]、毛香、整麝香。为猎取后割下香囊阴干者。以皮薄、饱满、有弹性,干燥、香气浓者为佳。

  麝香仁、散麝香、散香。为剖开香囊,除去皮囊后剩余部分阴干者。以颗粒紫黑色、粉末棕褐色、质柔、油润、香气浓者为佳。

  当门子。呈颗粒状的优质麝香仁。

  元寸、寸香。为呈粉末状的麝香仁。

  黑子麝香,粉末棕黄,香气浓烈,富有油性者。

  [药用部位](麝肉)以及香腺囊的外皮(麝香壳)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现在多人工饲养。药材主产四川、西藏、云南、陕西、甘肃、内蒙古;此外,东北、河南、安徽、湖北、广西、贵州、青海等地亦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3岁以上的壮年雄康,缚在取麝台上,腹部向上。取香者以左手固定麝香囊(香腺囊),并分开囊口,右手持经过消毒的取香匙,徐徐插入,深度视麝香囊大小而定,防止损伤香囊。插入后,轻轻转动取香匙,并向外掏取麝香,用盘盛取。取香后,用消炎药涂搽囊口,然后将麝放回。一般每年冬、春取香1次,也有每年3、4月和7、8取香2 次。过去多猎麝取香,在冬、春季猎取雄麝,连腹皮割下麝香囊,阴干。将毛剪短,即为“整麝香”,又称“毛香”。挖取囊中的麝香颗粒,称为“麝香仁”,又称 “散香”。

  [拉丁名]Moschus原动物麝Moschus moschiferus L。

  [炮制方法],割开后除去皮毛内膜杂质,用时取庸香仁研细。①《雷公炮炙论》 “凡使麝香,用当门子尤妙,微研用,不必苦细也。”②《本草蒙签》 “勿近火、日,磁钵细擂。”③《本草述》 “如欲细甚,人醇酒少许,不损香气,”

  [考 证]《神农本草经》。

  [生药材鉴定] ①整麝香、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7厘米。开口面略平坦,密生白色或灰棕色的细短毛,呈旋涡状排列,中央有一小孔(囊口),直径约2~3毫米,去毛后显棕色的革质皮。另一面为黑棕色的皮膜,无毛,手捏略有弹性。用剪刀剪开,可见中层皮膜,呈银灰色且透明,习称“银皮”,内层皮膜呈棕红色,习称“油皮”,再内包含有颗粒状及粉末状的麝香仁。质较柔软,有特异的香气。②麝香仁,干后为棕黄色或紫红色的粉未,并偶尔夹有细毛。其中呈块伏颗粒者习称“当门子”,为不规则圆形或扁平状,多呈紫黑色,微有麻纹,油润光亮。质柔有油性,手捻成团而不粘手、不结块,手放开立即松散弹起。有强烈而特异的香气,味微苦而略辣。均以质柔软、有油性。当门子多。香气浓烈者为佳。显微鉴定。①分泌物团块由许多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物聚集而成,黄色、淡黄棕色或暗棕色,团块中包埋或散在有方形、柱形、八面体或簇状结晶,结晶透明或半透明,有的边缘不整齐。另有类圆形油滴散在或存在于团块中,半透明,表面具细点。②表皮组织碎片糸香囊内壁脱落物,无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可见多条纵皱纹,有的附着油滴及结晶。

  [中药化学成分]22.56% (常温,减压,浓硫酸干燥器中),灰分3.62%(中台钾、钠、钙、镁、铁、氯、硫酸根、磷酸根等),含氮化合物(中含碳酸铵1.15% ,铵盐中的氨1.89% ,尿素0.40% ,氨基酸氮1.07% ,总氮量9.15% ),胆甾醇2.19% ,粗纤维0.59% ,脂肪酸5.15% ,麝香酮(Mus- cone)1.2%.麝香主要芳香成分为麝香酮,但又含少量的降麝香酮(Normuscone)。麝香纯干燥品一般组成的范围如次 50~75% ,乙醇溶性物质10~15%,水分10~15% (常温、浓硫酸干燥器中),灰分7~8% ,麝香酮0.5~2%.主含麝香酮(muscone)0.5%-2%,有特异强烈香气。另含鹿香吡啶(muscopyridine);甾体化合物有胆甾醇、胆甾-4-烯-3-酮(cholest-4-en-3-one)、5α-雄甾烷-3,17 -二酮(5α-androstane-3,17-dione)、5β-雄甾烷-3,17-二酮、3α-羟基-5α-雄甾烷-17-酮、3α-羟基-5β-雄甾烷-17-酮、3β-羟基-5α-雄甾烷-17-酮、雄甾烷-4-烯-3,17-二酮、雄甾烷-4,6-二烯-3,17-二酮、5α―雄甾烷――3β―17α―二醇、5β―雄甾烷―3α―17β―二醇、5β―雄甾烷―3α―17α―二醇等;脂类化合物有甘油二软脂油酸酯、棕榈二油酸酯、棕榈三油酸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醇。尚含蛋白质和多肽,其中分子量约为5000―6000的多肽,具抗炎活性,含15个氨基酸,主为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缬氨酸、天东氨酸。

  [中药化学鉴定] (1)取本品细粉,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少许共研,香气恢复。(2)取狭长滤纸条,悬入本品乙醇提取液中,1h后取出,干燥,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上部显亮黄色、中部显青紫色;有时上部及中部均显亮黄色带绿黄色。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