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发布时间: 2022-11-19

  [药 名]

  [拼 音] HONGHUA

  [英文名] Safflower

  [来 源]。

  [功 效],去瘀止痛。

  [主 治],Y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肿,跌扑损伤。

  [性味归经],温。①《开宝本草》 “辛,温,无毒。”②《汤液本草》 “辛而甘温苦。”

  入心、肝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 “入心、肝二经。”②《本草经解》 “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③《本草再新》 “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1~2钱;入散剂或浸酒,鲜者捣汁。外用。

  [用药忌宜]。

  [药物配伍] 1、配桃仁,破血祛瘀之力更甚,通经散瘀而止痛,治妇女各种瘀血病证。2、配川芎,辛散温通之性更强,即能破血,又可行气,善治血瘀经闭,月经不调,气滞血瘀之证。

  

  [别 名](《金匮要略》)、刺红花(《四川中药志》)、草红花(《陕西中药志》)。原植物红花又名(《博物志》)、红蓝(崔豹《古今注》)、红花草(《履f岩本草》)、红花菜(《救荒本草》)

  [处方名]、杜红花、炒红花、醋红花、南红花、草红花

  处方中写红花、杜红花指生红花。为原药去杂质生用入药者。

  炒红花为红花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醋红花为红花用米醋拌炒入药者。

  [商品名]。质佳。

  怀红花。产于河南温县、沁阳、武陟、孟县一带(旧时怀庆府)者。质亦佳。

  散红花。质亦佳。

  大散红花。

  川红花。

  南红花(一说指产于四川南充者)。

  西红花。

  云红花。

  以上均以花色红黄、鲜艳、干燥、质柔软者为佳。

  红花饼。为红花趁鲜捣泥,摊成薄片状,晒干入药者。

  [动植物资源分布]。药材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5~6月当花瓣由黄变红时采摘管状花,晒干、阴干或烘干。

  [拉丁名]Flos Carthami原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

  [炮制方法],除去茎叶、蒂头,晒干。

  [考 证]《本草图经》 “红蓝花,即红花也。今处处有之。人家场圃所种,冬而布子于熟地,至春生苗,夏乃有花,下作W汇,多刺,花蕊出W上,圃人承露采之,采已复出,至尽而罢。W中结实,白颗,如小豆大。其花暴干以染真红,及作燕脂。主产后血病为胜。其实亦同。叶颇似蓝,故有蓝名。”《本草述钩元》 “红蓝花,养血水煎,破血酒煮。”

  [生药材鉴定],长约1.5厘米,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长5~7毫米,雄蕊5枚,花药黄色,联合成管,高出裂片之外,其中央有柱头露出。具特异香气,味微苦。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显微鉴定。①分泌细胞长管道状,直径5~66μm,胞腔内充满黄色分泌物。②花粉粒类圆形、椭圆形或橄榄形,直径39~60μm,有3萌发孔,光切面观外壁齿状突起。③草酸钙方晶方形或长方柱形,存在于薄壁细胞中。④花柱表皮细胞分化成单细胞毛。此外,有花冠表皮细胞、花粉囊内壁细胞、花药基部细胞及药隔网纹细胞等。本品以色红黄、鲜艳、无枝叶、质柔润、手握软如茸毛者为佳。

  [中药化学成分](Safflor yellow)及红花甙(Carthamin)。红花甙经盐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红花素(Carthamidin)。还含15α,20β-二羟基-Δ4-娠烯-3-酮(15α,20β -Dihydroxy-Δ4-pregnen-3-one)。另尚含脂肪油称红花油,是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的甘油酯类。叶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尚含木聚糖类,苦味甾体甙等。花含红花甙(carthamin)、红花醌甙(carthamone)及新红花甙(neo-cqrthamin);淡黄色的花含新红花甙及微量红花甙;深黄色的花含红花鞋;橘红色的花含红花甙和红花醌甙。红花花冠由黄变红是由于这些成分的变化,而商品中主为红花醌甙。又据报道,无刺红花(杜红花)含红花甙0.839%,有刺红花(金红花)含红花甙0.483%.另据报道,红花中的血小板凝集抑制物质为腺嘌呤核甙(adenosine),尚含红花多糖。又有报道,花中含黄色素(safflor yellow A)、山柰酚、槲皮素及山柰酚-3-葡萄糖甙、槲皮素-3-葡萄糖甙、桷皮素-7-葡萄糖甙、山柰酚C3-芸香糖甙和芦丁(rutin)。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