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通(泻火行水、通利血脉)
发布时间: 2022-11-19

  [药名]

  [拼音] MUTONG

  [英文名] AkebiaStem

  [来源]、木通的木质茎。

  [功效]。通利血脉。

  [主治],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

  [性味归经],凉。①《本经》 “味辛,平。”②《吴普本草》 “雷公。”③《别录》 “甘,无毒。”④《药性论》 “微寒。”⑤《海药本草》 “温平。”

  入心、小肠、膀胱经。①《纲目》 “手厥阴心包络,手足太阳小肠、膀胱。”②《本草汇言》 “入手少阴、足太阳经。”③《药品化义》 “入脾、心、小肠、膀胱四经。”④《本草经解》 “入手太阴肺经。”⑤《要药分剂》 “入心、肾、膀胱、小肠四经。”

  [用法用量],1~2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①《本草经疏》 “凡精滑不梦自遗及阳虚气弱,内无湿热者禁用。妊娠忌之。”②《得配本草》 “肾气虚,心气弱,汗不彻,口舌燥,皆禁用。”

  

  [别名]、附支(《本经》)、丁翁(《吴普本草》)、丁父(《广雅》)、藤(《本草经集注》)、王翁、万年、万年藤(《药性论》)、燕、乌(《唐本草》)。原植物白木通又名、地海参

  [处方名]、关木通、川木通、细木通、炒木通(木通片炒至见黑斑入药者)

  [商品名]

  关木通、东北木通、苦木通。为植物木通马兜铃的木质茎。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以茎条均匀、无粗皮、断面色黄者为佳。

  川木通、白木通、油木通、山木通、土木通、花木通、白花木通、小木通。为植物小木通和绣球藤等的木质茎。主产于安徽、湖北,四川、陕西、贵州、云南等地。以茎条均匀、断面色黄白、无黑心者为佳。

  淮通AristolochiamoupinensisFranch.的木质茎或根。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地。

  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的木质茎。

  潼木通。为产于陕西临潼一带者。

  细木通、藤通。为枝细色白者,品质较佳。

  大木通。品质较次。

  匀木通,不粗不细,色黄而无黑色者。品质逊于细木通而优于大木通,品质中等。

  [动植物资源分布]、浙江、江西、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山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药材产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拉丁名]CaulisAkebiae原植物白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var.Australis(Diels)Rehd.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

  [炮制方法],闷润至透,切片,晾干。

  [考证]《药性论》

  ①《本草经集注》 “通草,今出近道,绕树藤生,汁白,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含一头吹之,则气出彼头者良。或云即藤茎。”

  ②《唐本草》 “通草,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有五叶,其子长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谓燕覆,或名乌覆,今言藤,覆声相近尔。”

  ③《本草图经》 “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阳,今泽潞、汉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生作藤蔓,大如指,其茎干大者,径三寸,每节有二、三枝,枝头出五叶,颇类石韦,又似芍药,三叶相对,夏秋开紫花,亦有白花者,结实如小木瓜,核黑瓤白,食之甘美。正月、二月采枝阴干用。或以为葡萄苗,非也。今人谓之木通。而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通脱稀有使者,近世医家多用利小便。南人或以蜜煎作果,食之甚美,兼解诸药毒。”

  ④《纲目》 “今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厚味辛,白者皮薄味淡,《神农本草经》言味辛,《别录》言味甘,是二者皆能通利也。”

  ⑤《本草正义》 “寻绎陶氏所谓茎有细孔,两头皆通,吹之气出云云,其形固与今之木通相似,惟木通之味大苦,而《神农本草经》止称其辛,微嫌不类,且《别录》又以为甘,则尤为可疑。但《神农本草经》、《别录》所载主治,固无一与今之木通不合者。意者雷公谓主为苦,最得其真,而《别录》之甘字有误欤?抑《别录》亦误认通脱木为通草,乃以其淡而无味,遂以甘淡之义谓之为甘欤?窃以甘之一字,终觉与木通不类,是以高邮王氏《广雅疏证》于附支通草一条,虽亦引《食性本草》茎名木通一句,而并不直言陈说之是,且谓后世《本草》诸家,无能证明其说者,盖以其矢传久矣云云。则念孙氏父子,固亦有疑于古之通草,未必果为今之木通也。兹以古人所说通草主治,尚与今人所用之木通,情性无往不合,姑仍濒湖之意,径以木通标作正名,而附志所疑如此,以俟知者更详。”

  [生药材鉴定],长30~60厘米,直径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具小形的髓。气微弱,味苦而涩。以条匀,内色黄者为佳。目前所用的木通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淮通和白木通四类,其中使用最广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木质茎(详“关木通”条);其次为川木通,为毛莨科小木通ClematisarmandiFranch,绣球藤C MontanaBuch一Ham,等的木质茎(详“川木通”条);淮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AristolochiakaempferiWilld、淮通马兜铃A.MoupinensisFranch的木质茎(详“淮通”及“朱砂莲”条);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Akebiaquinata(Thunb)Decne。目前很少见用。显微鉴定。皮层为多列切向延长的细胞。中柱鞘纤维为晶纤维,新月形,几连成波状环;纤维壁厚,木化。维管束外韧形,12-28个环列;射线窄,有的含晶厚壁细胞,壁木化,于韧皮射线处为多。髓部细胞自外向内渐大,壁厚,大多木化。

  [中药化学成分](Akebin),木通甙水解得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葡萄糖与鼠李糖;又含钾0.254%。关木通茎含马兜铃酸Ⅰ、Ⅱ、B、D,青木香酸(Debilicacid),马兜铃甙(Aristoloside)等。白木通,三叶木通的果实含糖类。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