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瘿(西医病名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发布时间: 2022-11-19

  气瘿之名出《备急干金方。瘿瘤》。又名瘿肿、瘿囊。

  气囊指因肝郁气滞,冲任失调,或饮用高山恶水,使痰气互结,搏于颈前所致。以颈前结喉两侧呈弥漫性肿大,边缘不清,皮色不变,按之柔软,偶有结块为主要表现的瘿病类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单纯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诊断依据]

  1.颈前结喉两侧弥漫性对称肿大,或一侧呈结节性肿大,质地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2.弥漫性多见于青春期或妊娠期,结节性多发于流行地区,以女性多见。

  3.少数病人有吞咽不适,呼吸困难,甚至声音嘶哑等。

  4.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浆蛋白结合碘正常,吸碘率偏低,血清T3、T4正常或偏低,TSH正常或偏高。

  5.同位素甲状腺131碘扫描大多为温结节。

  [鉴别诊断]

  1.石瘿,推之不移,表面凹凸不平,且肿块生长迅速,不随吞咽上下移动,同位素扫描为冷结节。

  2.瘿,结喉两旁结块弥漫肿硬,皮色不变,灼热疼痛,痛连耳后,有压痛,多有恶寒发热等症,甲状腺131碘吸收率降低。

  3.瘿气,有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症,基础代谢率增高。

  4.肉瘿,非弥漫性肿大,生长缓慢,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

  [辨证论治]

  1.痰气郁结证,边缘不清,皮色如常,质地柔软,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或有呼吸困难,吞咽不适,随喜怒消肿,终不溃脓,舌淡红,苔白,脉弦滑。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2.痰瘀互结证,皮色如常,质地柔软,或有压痛,随吞咽上下移 动,吞咽不适,喉中有痰,舌淡紫或有斑点,脉弦。祛痰化瘀。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