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痛、风湿性心脏病
发布时间: 2022-11-19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是指急性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肌炎)所遗留下来的心脏病变,以心脏瓣膜病变最为显著,即风湿性心瓣膜病或简称风心病,为国内最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患者多为20~40岁青壮年,女性较多。常见的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病变。
  
  [临床表现]
  
  风湿性心瓣膜病常见的并发病有下列几种、心房纤维性颤动、血管栓塞、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急性充血或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其中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致死原因。风湿性心脏病有如下几种并发症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
  
  这是风湿性心脏病致死的主要原因,发生于50%-75%的患者。在青少年,风湿活动常为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年龄较大者,主要由于瓣膜病变所致长期心脏负担增加,以及以往风湿性心脏炎引起的心肌损害所引起。女性中,妊娠和分娩常为主要诱因。
  
  二、心房颤动
  
  此症并发于30%-40%左右的慢性瓣膜病患者中,主要见于晚期二尖瓣狭窄。出现前往往先有房性过早搏动,心房扑动或阵发性心房颤动,以后转为持久性。一旦出现心房颤动后,心尖区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减轻,收缩期前增强消失,但第一音亢进和二尖瓣开放拍击音仍然存在。心房颤动的出现常为诱发心力衰竭及栓塞的重要因素。但亦有发生心房颤动后仍可生活达25年之久的患者。
  
  三、亚急性细茵性心内膜炎
  
  约占6%-10%,大多在瓣膜病的早期,以成人占绝大多数,小儿较少。草绿色链球菌仍为主要的致病菌,但其他细菌如肠球菌、产硷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比例较以往增多。高度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极少发生,较多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或合并有狭窄),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
  
  四、栓塞
  
  栓塞常见于二尖瓣狭窄伴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左心房扩张和郁血,最易产生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引起动脉栓塞(约5%-10%),其中以脑动脉栓塞最多见,其他可达四肢、肠、肾、脾等处。左心房如有大块血栓形成,可阻塞二尖瓣口而发生昏厥,周围脉搏消失和对称性四肢末端缺血或坏死。此外,在长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栓子可来自右心房或周围静脉,导致肺动脉栓塞。栓塞是风湿性心脏病的常见死亡原因之一。
  
  五、急性肺水肿
  
  这是高度二尖瓣狭窄的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抢救往往致死。患者突然出现严重阵发性呼吸困难、紫绀、咯粉红色泡沫样痰,肺内满布湿罗音。往往由于剧烈体力活动、情绪激动、感染、妊娠或分娩、心房颤动或其他异位性心动过速发作而诱发。上述诱因都引起心动过速,导致左心室舒张充盈期的缩短和左心房压的升高,因而使肺毛细管的压力增高,血浆渗到组织间隙或渗入肺泡内,引起急性肺水肿。
  
  六、引起肺部感染
  
  二尖瓣狭窄患者,由于肺充血,易引起肺部感染,而肺结核则不易发生。
  
  [A]风痹痛
  
  防风6羌活9秦艽8麻黄3葛根15云苓10薏苡仁15生姜3大枣5枚
  
  [B]寒湿痹痛
  
  独活8炙甘草5威灵仙6川芎5桂枝4羌活8防风6白芍10
  
  [C]湿邪痹痛
  
  牛膝9防已10车前子6杜仲10熟地10桂枝3羌活8黄芪10薏苡仁15当归6
  
  [D]热痹痛
  
  金银花9连翘8黄芩4石膏9知母8忍冬藤12桂枝4天花粉8葛根10
  
  (以上病症加减方法以下 )
  
  (1)上肢寒痛者,加姜黄8
  
  (2)下肢寒痛者,加木瓜15肉桂3
  
  (3)下肢湿重者,加防已10木瓜12五加皮10
  
  (4)上、下肢痛,加海风藤12丝瓜络10
  
  (5)背部痛,加狗脊12
  
  [E]风邪型风湿性心脏病
  
  鸡血藤15桑寄生15独活9白芍10桂枝3防风9五味子5麦冬9
  
  [F]血气虚型风湿性心脏病
  
  当归6党参10黄芪15首乌12柏子仁8丹参8云苓10白芍8菟丝子12远志6
  
  [G]风热型风湿性心脏病
  
  杭白菊10莲子芯6生地9麦冬8姜黄6桑枝12白芍10云苓9黄柏8
  
  [H]寒湿型风湿性心脏病
  
  熟附子6五味子5肉桂3丹参9桑寄生12鸡血藤15麦冬10木瓜15白术15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