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疤痕灸疗法
发布时间: 2022-11-19

  「概述」

  疤痕灸疗法是用黄豆大或枣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组织经烫伤后产生化脓现象,并结为疤痕,以此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在《针灸资生经》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说明古代灸法,就要求达到化脓,即所谓“灸疮”,而且把灸疮的发或不发看成是取得疗效的养分。疤痕灸疗法借灸火的热力、药物的作用以及灸疮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调作用改善体质,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疗效肯定,不仅能治病,亦可防病,故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操作方法」

  因灸治时要安放艾炷,且治疗时间较长,首先要选取平正而舒适的体位。固定体位后,再正确点穴,可用圆棒蘸龙胆紫或墨笔在穴位上做好标记。按要求备置艾炷,艾绒中可加芳香性药物,如丁香、肉桂等药的粉末,以利于热力的渗透。安放艾炷前先在穴位上涂些大蒜液或凡士林,可增加对皮肤的粘附作用和刺激作用。安置好艾炷后,即用线香点燃。当艾炷烧近皮肤,病人感到灼痛时,可在穴位周围用手拍打以减轻痛感。灸完1壮后,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再依法续灸,一般可灸7~9壮。灸完后可在灸穴上敷贴淡膏药,每天换贴1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应勤换,约经30~40天,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疤痕。

  「禁忌症」

  1.颜面五官、阴部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用疤痕灸疗法。

  2.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用本疗法。

  3.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用本疗法。

  「注意事项」

  在灸疮化脓时,局部应注意清洁,避免污染,以防止并发其他炎症。

  「按语」

  本疗法疗效确定,对某些疾病能起到其他疗法无法达到的效果。但本疗法操作要求较多,灸后会给人留下疤痕,因此,临床上应谨慎使用。并注意灸后所引起的伤口感染。

  

(编辑 xyw)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