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市场里“春暖花开”―四川农村日报
发布时间: 2022-11-19
02逛市场2009.11.20星期五中药材市场里“春暖花开”随着阵阵寒风夹杂着雨雪,成都瞬间进入了冬天,是最近10来年最早的一次。不过,在有着我省中药材风向标之称的荷花池中药材市场里,则是“春暖花开”,药材价格上涨,交易量上升,无论是种植户还是经销商都是笑脸一张。
□市场调查
90%药材涨价通大海猛涨4倍
11月16日,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现代化“新家”里,1500个开业商铺前,临近中午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与大厅外的料峭寒意形成强烈反差,仿佛这里已经涌进了春意。
“冬季是用药的一个高峰季节,所以药材市场提前进入‘春天’。”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副总经理刘新民告诉记者,“跟9月份比,90%的药材价格都上扬,平均涨价幅度在20%~30%,尤其是冬天的补品、煲汤之类的药材涨价明显,如枸杞、大枣、当归、党参等,而有的甚至翻几番,比如通大海每公斤由40元涨到200元,三七每公斤从五六十元涨到200元。”
“前两年跟今年这个价简直没得比,可以说今年下半年的中药材市场是在经过2008年的持续低迷,又经过上半年预热后的陡然升温。”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的另一位副总张鹏补充道。
价格走高的同时,销量也上去了。据张鹏介绍,整个荷花池市场最近几天的销量都在2500包~2700包、五六十吨左右,而在9月份销量只有1600包左右,涨了50%以上。
川产药材水涨船高好赚钱
90%的药材都涨了,那么川产药材的表现如何呢?
“按照不同等级,绵阳产的麦冬现在价格都在29元/公斤~35元/公斤,在上周的基础上又涨了2元/公斤多。”荷花池中药材市场胡氏麦冬行的老板胡琴说,麦冬价格自2007年产新回落后迎来大反弹,今年产新以来,价格再次走高,一般统货市场由产新前的16元/公斤升至28元/公斤~30元/公斤。
绵阳市三台县花园镇麦冬协会支书王体才告诉记者,今年该镇麦冬生产和销售都非常不错,现在是麦冬的块根形成期,全镇1万多亩预计产量大概能达到3500吨,比去年增产500吨,而且从去年采收后价格一直在每公斤20元以上,比之前涨了40%,根本不愁销,全镇种植户将为此每户增收4000元。
“川产天麻比上个月都涨了10元/公斤~20元/公斤,比夏天时涨了三成,这几天一天能卖两三千元货。”荷花池中药材市场一商铺老板说,时下市场批发价在90元/公斤~95元/公斤左右,野生二级货售价在340元/公斤~360元/公斤之间。
据记者了解,荷花池市场的川贝母的市场批发价涨了一百多元一公斤,如本色小珍珠川贝母已经卖到980元/公斤;川芎从2008年产新后价格曾一度跌落至每公斤10元左右,但现在已经回升至16元~17元,一改过去两年来的颓势。
□市场解读
旺市背后的密码
“药材市场升温,根本上还是供需关系促成。”张鹏说,今年天气干旱造成产地作物减产,新货减少,囤货涨价;同时随着经济总趋势的趋暖、新农合推广和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出台,中药消费市场也显著好转,估计近阶段中药材价格行情将持续良好走势,价格保持平稳。
中药材天地网成都分公司邓丽霞则认为,“直接原因之一就是受‘甲流’影响,抗病毒类中药材引领整体行情全线上扬”。比如,近期“焦点”板蓝根,从前期统货售价10元/公斤左右涨到时下大货售价15元/公斤左右,零星售价20元/公斤左右,且供不应求。
而据张鹏介绍,药材市场从五块石搬过来后,市场在形象和功能上大幅提升,使得以前到广西、甘肃的客商纷纷来川,本地前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的药商也选择在本地采购。“这也是市场价格上扬的一个原因。”张鹏说,而且交通方便后,使得来中药材市场的零散客户也明显增多,“每天来买药的零买客户都有上千人,公交车几乎每趟都是满满当当的。”本报记者李淼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