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发布时间: 2022-11-19
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http //www.39.net     时间 2005年10月25日

【药名】 枸杞子

【拼音】 GOUQIZI

【英文名】 BarbaryWolfberryFruit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

【功效】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主治】 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①陶弘景 “补益精气,强盛阴道。”②《药性论》 “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③《食疗本草》 “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入,去虚劳。”④王好古 “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⑤《纲目》 “滋肾,润肺,明目。”⑥《本草述》 “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瘴,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

【性味归经】 甘,平。①《别录》 “微寒,无毒。”②《药性论》 “味甘,平。”③《食疗本草》 “寒,无毒。”

入肝、肾经。①《本草汇言》 “入足少阴、足厥阴经。”②《本草经解》 “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③《要药分剂》 “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2―4钱;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①《本草经疏》 “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②《本草汇言》 “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③《本经逢原》 “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④《本草撮要》 “得熟地良。”

【药物配伍】 配菊花,共用于肝肾虚损之目昏瞻视,目生云翳,有明目之功。配熟地黄,相须为用,共用于肝肾阴亏之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遗精,早衰之候,亦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晕,耳鸣,二目昏花等候。配北沙参,用于肺胃阴伤之咳嗽咽干,阴虚肺痨,消渴瘅中,热病伤阴之候。配女贞子,用于肝肾精血不足之头昏目眩,视物不清,目生云翳或暴盲,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候,相须为用。配菟丝子,合用于治肾精不足,肝血亏损之二目昏花,视瞻昏眇,遗精早泄,头昏耳鸣,腰痛。配何首乌,平补肝肾,益精补血,乌发强筋。配麦冬,用于热病伤阴,阴虚肺燥,消渴瘅中之候,有协调作用。配黄精,可滋阴补血,枸杞助黄精养阴润肺,黄精助枸杞滋补阴血,相须为用。

【别名】 苟起子(《本草经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把子(《藏府药式补正》)、红青椒、拘蹄子(《河南中药手册》)、狗奶子(《江苏植药志》)、枸杞果(《河北药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药志》)、红耳坠、血枸子(《中药材手册》)、枸地芽子(《四川中药志》)、枸杞豆、血杞子(《药材学》)。原植物枸杞(《本经》)又名 杞(《诗经》)、枸(《毛诗传》)、枸忌(《本经》)、羊乳(《吴普本草》)、苦杞、苟乳、地筋(《广雅》)、象柴、纯卢、仙人杖、却老、天精(《抱朴子》)、却暑(《别录》)、地仙(《日华子本草》)、枸棘(《本草衍义》)、狗地芽(《草木便方》)、红榴榴科、石寿树

【处方名】 枸杞、枸杞子、甘杞子、枸杞果、杞果、杞子、西枸杞、北枸杞、甘枸杞、宁枸杞、宁夏枸杞、宁夏杞子等

【商品名】 西枸杞 又名宁夏枸杞、宁夏杞子、中宁杞子、西杞子。为产于宁夏者。甘肃也有少量出产。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北枸杞 为产于我国北方者。一般认为产于北方者质佳,产于南方者质次。

津枸杞 又名津血杞、杜杞子。为产于我国北方而集散于天津者。

血枸杞 又名血枸子、血杞子、河北枸杞子。为产于河北、山西等地者。质佳。

甘州子 又名甘杞子、甘州枸杞子、甘枸杞。为同属植物土库曼枸杞L.turcomanicumTurcz.和西北枸杞L.potaniniiPojark.的果实。主产于甘肃张掖(旧时甘州)。

古城子 又名新疆枸杞。为同属植物毛蕊枸杞L.dasystemumPojark.的果实。主产于新疆。

土枸杞 又名杜枸杞。为各地野生枸杞的果实。个小,皮薄,肉少,子多,味酸苦,质次。

均以个大、肉丰、色红、子少、质柔润者为佳。

【药用部位】 以上植物的根皮(地骨皮)、嫩茎叶(枸杞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 枸杞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宁夏枸杞分布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

【拉丁名】 药材FructusLycii原植物枸杞(《本经》)LyciumchinenseMill,宁夏枸杞LyciumbarumL.

【炮制方法】 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纲目》 “凡用枸杞,拣净枝梗,取鲜明者洗净,酒润一夜,捣烂入药。”

【考证】 出自《名医别录》 “枸杞,生常山平泽及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叶,秋采茎、实,阴干。”②《梦溪笔谈》 “枸杞,陕西极边生者,高丈余,大可柱,叶长数寸,无刺,根皮如厚朴,甘美异于他处者。《千金翼》云,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大体出河西诸郡,其次江池间圩埂上者。实圆如樱桃。全少核,暴干如饼,极膏润有味。”③《本草衍义》 “枸杞当用梗皮,地骨当用根皮,枸杞子当用其红实,是一物有三用。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亦三等。……今人多用其子,直为补肾药,是曾未考究《经》意,当更量其虚实、冷热用之。”④《纲目》 “古者枸杞、地骨皮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西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大抵以河西者为上也。”

【生药材鉴定】 ①西枸杞为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略压扁,长1.5―2厘米,直径4―8毫米。表面鲜红色至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略有光泽,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肉质柔润,内有多数黄色种子;扁平似肾脏形。无臭,味甜,嚼之唾液染成红黄色。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主产宁夏。甘肃有少量生产。②津枸杞又名 津血杞、杜杞子。为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圆柱形,两端略尖,长1一1.5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柔软而略滋润,内藏多数种子,种子形状与上种略同。无臭,味甜。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粒小、肉薄、种子多、色灰红者质次。主产河北。此外,河南、陕西、四川、山西、江苏等地亦产。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甘肃产的“甘州子”,为植物土库曼枸杞LyciumturcomanicumTurcz.和西北枸杞L.potaniniiPojark.的果实;新疆产的“古城子”,为毛蕊枸杞L.dasy-stemumPojark.的果实,当地都作枸杞子使用。干燥果实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6―9毫米,直径2―4毫米,表面暗红色,有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略柔软,内有种子多数。无臭,味甘而酸。显微鉴定 果皮横切面 外果皮1列细胞,切向壁增厚,非木化或微木化,外被角质层,外缘呈细齿状。中果皮为10余列细胞,含众多橙红色色素颗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维管束双韧型,多数,环列,导管少而小。内果皮细胞1列,类圆形或稍呈切向延长,排列成微波状,在果实的横隔及中轴胎座的薄壁组织中,散有维管束,有的维管束中导管数目较多。果实粉末 黄橙色或红棕色。①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色,断面观类方形或扁方形,外壁薄,粘液化,侧壁及内壁增厚;表面观不规则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深波状或微波状弯曲,厚5~27μm。②外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类方形或长方形;表面观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稍厚,平直或波状弯曲,外平周壁表面有较细密平行的微波状角质条纹。③中果皮壁细胞界线不甚分明,胞腔内含橙红色或红棕色色素粒;有的含草酸钙砂晶。④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橙黄色脂肪油滴及糊粉粒。此外,可见单个散在的果皮石细胞,胞腔较大,纹孔、孔沟及层纹明显。本品以粒大、果肉厚、子少、色红、质柔润者为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杂质不得超过1%。

【中药化学成分】 枸杞子中含胡萝卜素3.39毫克%,硫胺素O.23毫克%,核黄素0.33毫克%,菸酸1.7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尚分离出β―谷甾醇、亚油酸。日本产枸杞果实含玉蜀黍黄素(ZeaxanLhin)、甜菜碱(Betaine)和一种硫胺素抑制物。果皮含酸浆果红素(Physalien)。宁夏枸杞果实含甜菜碱、酸浆红色素等。据称其有效成分为含氮甙,但未得纯品。另报道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和C,烟酸、钙、磷、铁等,种子含脂肪油17.21%,总糖量22%~52%、蛋白质13%~21%,粗脂肪8%~14%。果实水溶性部分得枸杞多糖,约6%~8%。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