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防晒品注意四个误区-健康药膳美容-药膳
发布时间: 2022-11-19
字号 大中小

用防晒品注意四个误区

  每日新报讯(2006-7-13)记者近日从本市长征医院皮肤变态反应中心了解到,入夏以来,该院门诊几乎每天都能接到日光性皮炎患者以及使用防晒品不当造成皮肤炎症的患者,大约占到门诊比例10%以上,该院每年都会接诊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皮炎患者300至400例,其中由于防晒用品使用不当或购买了没有批准文号的低价防晒品而造成皮炎的数字大约占到8%,而且有增长趋势。在此,专家提醒您应该做到正确防晒。  据本市长征医院皮肤变态反应中心的吴玲玲主任介绍,被晒伤的患者有外出旅游者,还有长时间室外工作人员,比如销售业务人员、快递工作人员、空调安装人员以及楼宇清洁人员等户外工作者。专家介绍,人们正确防晒应该摆脱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认为防晒指数越高越好  SPF指数代表抗UVB的时间和强度。  SPF1表示抗UVB15分钟,SPF指数越高,表明抗UVB的时间越长,能力越强。一般来说,防止被晒伤主要看SPF指数就可以了,但是您怕晒黑,就要看防晒品PA后面是几个“ +” 了,PA代表抗UVA的时间和强度,一般用PA+、PA++、PA+++标识。目前,PA+++是市场上可获得的最高指数。  人们日常使用SPF20至SPF30左右的防晒品就可以了,外出旅游使用SPF40至SPF60左右的防晒品足够了。专家建议,要根据可能受到的日晒时间来选择正确指数的防晒产品,防晒产品的指数越高,阻塞皮肤毛孔、致敏、肌肤负担过度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也就越大,因为防晒品在吸收紫外线的同时,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过量的紫外线吸收剂会成为皮肤沉重的负担。  误区二觉得阴天无须防晒  有不少人认为,只有在阳光强烈时,才需要使用防晒用品,专家介绍,紫外线与阳光并不能等同看待,其实,阳光中的紫外线即使在薄雾、阴天和有云层的天气也照样存在,因此时时都要注意防晒。  误区三相信防晒霜涂一次管一天  有人认为,防晒产品涂抹越多越有效,很多人只是在出门前涂,认为涂抹一次肌肤就可以一整天安全无忧,这也是不科学的。防晒产品在暴晒部位涂抹数小时后,由于汗水稀释等原因,其防晒效果会渐渐减弱,应及时洗去并重新涂抹。如果长时间在阳光下,应每隔一两个小时补一次。  误区四晒黑的皮肤不必再防晒了  有人认为,皮肤已经被晒黑了,再涂防晒霜也无济于事,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皮肤晒后呈棕黄色,表明皮肤进入自我保护状态。如果还不注意防晒,皮肤很可能被晒伤。  此外,为了避免使用防晒品出现问题,您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防晒前先做过敏性测试  购买使用防晒霜前,最好先做过敏性测试。比如 可以先在自己的手腕内侧或耳后试用一下,特别是皮肤敏感的人。一般而言,保留24至48小时后,察看有无过敏性反应。如果出现皮肤红、肿、痛、痒等,说明自己对这种产品有过敏反应,要放弃。  任何防晒品都不是万能的,光敏性皮肤患者出门还应事先做好防晒准备,打伞、戴帽或穿长袖;尽量避免在正午时外出;不要吃光敏性食物,如 苋菜、莴苣等等。  选择防晒品要认准卫生部“ 特” 字号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非正规渠道的防晒品。  非正规渠道进口的防晒品,往往藏身在一些所谓的“ 进口名牌化妆品” 专营店里。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 进口防晒品” 外包装上没有中文说明,也没有批准文号。而事实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所有的进口化妆品的包装上不仅要有中文说明,还要有进出口商品专有的CIQ标志(CIQ标志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标志,说明产品是正规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可靠。凡进口的产品须有此标志才能入境)。中文说明上的功效、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及经销商地址电话应一目了然。比如防晒、祛斑、染发等特殊用途化妆品上市销售必须经卫生部批准,有“ 特” 字号的批准文号,对没有批准文号的您应该拒绝购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