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医院,成岛城医疗生力军
发布时间: 2022-11-19
□本报记者李媛报道

6月12日,记者来到李沧区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多岁的马大爷正在中心的中医门诊看病。马大爷告诉记者,年轻时干船员,整天在海上落得了一身风湿病,后来开始看中医服中药,风湿病减轻了很多。

中医药作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有显著疗效,而且在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新发传染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是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基础,而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是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任务。为加强基层中医药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保健中“简、便、廉、验”的优势和特色,青岛市卫生局三年来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先后培养了一批中医特色医院,并成为岛城医疗体系的一支生力军。

中医特色“成气候”

2009年6月,青岛市卫生局发布最新通告,目前青岛市共有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中医特色镇卫生院(医院)25家,并于2007年10月和2008年12月先后对建设周期届满的首批5家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单位和8家中医特色镇卫生院建设单位进行了验收。其中,李沧区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度市大田镇卫生院、胶南市铁山卫生院是今年2月刚通过审核,增补进入中医特色医院行列。

青岛海慈医院中医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吉中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 “近年来,从省里到市里都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市里更是积极开展了中医特色医院创立工作,将中医药普及到社区、乡镇,让百姓真正去了解中医、信任中医。”

为了早日进入中医特色医院之列,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胶南市铁山卫生院做了大量工作。该院院长徐良星介绍说 “与同等价格的西医药治疗相比,中医药具有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较小的优点。在社区、乡镇推广使用中医中药不仅方便了百姓,而且还为他们解决了看病贵的烦恼。所以我们这两年积极开拓中医药服务范围,大力推广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增设病房以满足越来越多选择针灸推拿的群众。”

上下齐心重视发展

“中医药发展已经到了非常急迫的时刻,政府应该早日从法律和政策的层面解决中医药保护与发展的问题,中医从业者更应该振奋精神团结奋斗,通过努力使全社会都参与到保护中医药遗产的行动中来!”这是2008年底在南京闭幕的以“抢救中医药遗产,保护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医药遗产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官员共同发出的呼吁。

可见,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已是迫在眉睫。“正是看到中医药发展的需求,认识到中医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青岛市卫生局这几年均加大中医建设投入力度,从特色中医药创建,到培育中医重点专科、加快培养中医药骨干人才,再到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建立中药规范化种植基地等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优化中医药机构布局,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市卫生局局长曹勇告诉记者。

据青岛市卫生局中医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几年的重点培养和发展,目前青岛市已经形成了以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市北中医院等为首的中医药“品牌群”。在2011年前,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将被改建成管理规范、特色突出、具有示范标杆作用的国家级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现代化中医医院的“国医堂”建设项目也将建设完成,扩大中医事业发展空间,同时加强三级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国家级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基地,争创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各区(市)中医医院也将加快房舍设备更新购置,逐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建成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中医医院;遴选1―2所服务规范、市民信赖的民营中医医院进行重点指导,成为民营中医医院的典范。

未来之路任重而道远

随着城乡中医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和服务设施得到改善,目前岛城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服务能力一步步提高。并且,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医疗事件来看,中医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和肝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其收费低、疗效好、副作用小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是,由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主体不明确,内容较复杂,保护起来难度也比较大;其次,中医和中药不分家,更多地暴露出中医的问题,比如传承机制不健全,诊疗市场鱼龙混杂。再加上,有些人无限夸大中医药的作用,使百姓形成“中医就是无副作用”的错误认知,从而降低了公众对中医药副作用的心理承受能力。

而近年来发生的一些中药制剂公共安全事件,则让群众对中医药产生了怀疑情绪。据记者了解,如今到医院就医的病患,选择中医的人数不超过20%,就诊后真正采用中医治疗手段、服用中药的则不到50%。“所以,要想切实做好中医药推广工作,发挥中医特色来为百姓服务,要做的还很多,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青岛市卫生局副局长魏仁敏强调说。

本版主要新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