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
发布时间: 2022-11-19

适应症 脑梗死――气虚血瘀型,表现为中风后肢体瘫痪麻木,口角Z斜,语言不利,流涎。治疗原则 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治疗效果 多年应用效果显著,临床系统观察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病例60例,总有效率86.2%。临床与实验研究已取得阶段性结论,已证明其有效性。适应症 脑动脉硬化――痰瘀互阻型,头重昏蒙,食少多寐,头痛,健忘,耳鸣耳聋。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化痰通痹治疗效果 经多年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临床系统观察气虚痰瘀型脑动脉硬化病例40例,总有效率87.3%。临床与实验研究已证明该疗法的有效性。适应症 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型,表现为神气不足,表情呆滞,愚笨迟钝,言行迟弱,烦躁。治疗原则 补肾填精,化瘀通窍治疗效果 经十余年临床应用观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临床系统观察肾虚血瘀型血管性痴呆共120例,总有效率71.25%。该疗法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权。4.1化瘀蠲痹汤(伸筋草、淫羊藿、补骨脂、土元、艾叶)适应症 中风导致的偏瘫、肢体麻木怕冷、屈伸不利,风寒湿腰腿痛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等。治疗原则 益肾壮腰,活络止痛4.2活血汤(红花、当归、怀牛膝、花椒、川芎)适应症 中风导致的偏瘫、肢体麻木,脑动脉硬化导致的头晕、头痛,腰腿疼痛等。治疗原则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适应症 中风引起的偏瘫、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口角流涎,高血压引起的眩晕、烦躁,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偏头痛、睡眠障碍,健忘等。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无副作用。该疗法经头皮输入高能生物离子电流所产生的冲动,作用于大脑皮层,兴奋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经络的联系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临床系统观察脑梗死病人70例,总有效率89.2%。6.腹针疗法适应症 中风引起的偏瘫、肢体麻木、头痛、偏头痛冠心病引起的胸闷、憋气,脑动脉硬化导致的头晕、耳鸣、肢体振颤以及多种慢性病等。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该疗法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作用迅速,简便易行。临床系统观察40例中风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肢体麻木病人,总有效率85.6%。

7.中药蜡疗适应症 中风病,肢体功能障碍、麻木怕冷、屈伸不利,各种关节炎症、肌肉损伤,风寒湿腰腿痛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等。适应症 中风病、偏瘫、肢体麻木、头痛、偏头痛,胸闷、憋气,头晕、耳鸣、肢体振颤以及多种慢性病。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