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中医特色提高防治病能力
发布时间: 2022-11-19
深圳视窗> > 六区直通> > 宝安区形成中医特色提高防治病能力

秦兴梅邱松葵

宝安区卫生局局长陈金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宝安区应抓住“中医药强省”、“中医药强市”的契机,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率先创建中医药强区。到“十一五”期末,宝安区要建立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宝安区中医药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中医医疗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档次、层次和防病治病能力,在建设和谐小康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宝安区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区卫生规划,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提供财政经费保障。设立中医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并对发展宝安区中医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十一五”期间,宝安区中医院综合大楼完成建设,床位增至350张以上;宝安区人民医院中医科病床达到60张;西乡人民医院中医科病床达到50张;中医机构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时,中医参与治疗率超过70%。扩大中医药为社区居民服务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服务的覆盖面,为社区居民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诊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在发展宝安区人民医院和西乡人民医院“示范中医科”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沙井、龙华、公明医院等全部街道医院的中医科达到深圳市“示范中医科”规模标准;全区国有综合医院中药房全部达到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建设标准。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抓好中医药服务示范区建设,争取创建中医社区医疗保健试点单位2-3个;组织推广和应用社区适宜的中医药技术,积极开展群众欢迎的中医针灸、火罐、刮痧等传统技术;鼓励中医药专家到社康中心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经长期临床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社会中医人员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法行医。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评选宝安区“十佳中医特色专科”、“十佳中医名医”,以“名院、名科、名医”促进宝安区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事业繁荣。“十一五”期间,宝安全区建立省级中医重点专科1个以上,市级重点专科1-2个,市级特色专科3个以上。其中,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糖尿病专科、肛肠科、中医妇科、中医男性病科、结石专科等至少应确立2-3个专科专病在深圳市内的治疗优势。完善专科建设的人才结构及梯队建设,培养6-10名中医学科带头人,引进中医博士后1-2名,博士4-6名,硕士6-8名。对优秀中医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在科研立项、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加快中医药管理法制化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广东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组织开展对若干重大疾病、若干临床常见病等一批技术标准和一批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建立和完善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诊疗技术、中医保健用品等的准入和审批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出租、承包科室和虚假中医医疗广告等违法活动;开展打击回扣、开单提成等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加强中医药业务的指导和行业管理。相关新闻宝安中医药事业创下全市多个“首批”宝安区卫生局副局长胡晓霞接受采访时说,“十一五”期间,宝安初步形成以宝安区中医院为龙头,10家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骨干,110多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网底,20家社会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中医医疗网络体系。作为全区中医机构的龙头,宝安区中医院近年来通过医院等级评审、ISO9001认证及“放心中药房”等创建工作,在市医疗质量评估中均达到A级医疗质量水平。各综合医院认真贯彻《深圳市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管理规范》,加强中医科、中药房的创建和管理。宝安区人民医院、西乡人民医院成为全市首批通过“示范中医科”评审单位;宝安区人民医院、西乡人民医院、沙井人民医院、公明人民医院相继通过“放心中药房”评审。中医专科建设方面,2004年宝安区中医院康复科被评为“深圳市首批中医特色专科”,目前门诊设有独立间隔的治疗室30余间,住院部拥有病床30张,2005年门诊达46771人次。近5年来,宝安各医疗卫生单位共承担中医药科研课题53项,其中厅级7项,市级9项。中医药课题通过成果鉴定2项,获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前景展望以强烈的使命感发展中医“国粹”宝安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广源早在两年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书记就批示 “中医中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中药的研究开发潜力很大,中医中药前途无限,我省是中医中药大省,应当成为中医中药强省。”今年,广东省明确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深圳市也提出建“中医强市”,振奋人心。发展中医药事业,一方面体现在对中医药学适应现代化医学模式转变的优势和潜力的挖掘、发挥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文化的需要。如何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降低医疗成本,为基层群众提供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提高社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把中医药技术服务贯穿到预防、治疗、康复、保健的全过程,是我们必须做好的课题。宝安作为深圳的经济强区,发展中医药事业有潜力有优势。宝安区在不远的将来,要鲜明提出建设“中医药强区”;要高标准、高要求建设中医机构,把宝安区中医院办好;要探索适宜的路子,创建一批品牌“示范中医科”、“放心中药房”;要发挥中医药“上工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推进中医药进社康中心,适应医药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实际的健康需求。根据宝安区的实际情况,政府将加大力度,从政策、资金上扶持中医机构规模、内涵建设、人才建设以及“名院、名科、名医工程”和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协调,为发展宝安区中医药事业开绿灯;要做好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共同营造促进宝安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医学是民族医学,也是一门科学,强调医学要与天文地理结合起来。我们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来发展中医这门“国粹”。



《深圳商报》2006年7月25日(责任编辑 周灵静)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