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拿什么证明中医特色?
发布时间: 2022-11-19
佚名

陈伟胡春萍广东省中医院  中医学经历了4千多年的历史考验,经受了近百年的摧残,仍然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散发其独特的魅力,并且在二十一世纪昂首阔步走向世界,实在令人振奋。  一、当前中医院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我国中医院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1.中医院与西医院差距逐渐扩大 一是中医医疗机构数量不足,规模不大。据统计,在全国县级医院及县级以上的医疗单位中,中医院的比例仅占12.94%;并不是每个县均有中医院,而西医医院则平均每个县有4.45个。二是中医队伍发展缓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医医生1949年有27.6万人,到2004年还是27万人,说明近50年没有增长;而同期西医医生由8.7万人增至157万人,增长了17倍,同期中、西医医生比例由3.2∶1变为1∶5.8。现全国共有医务工作人员近520万人,其中中医药工作人员约50万人,不足总人数的1/10。  2.中医院西医化倾向严重 目前全国约有2800多家中医等级医院,但几乎都是中西医“结合”医院。其中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一批批名老中医相继离退休后,接班的中青年中医师却逐渐淡化了“望闻问切”和辨证施治的传统中医诊疗技术,而热衷于借助仪器和实验室检查应对病人。用纯中医方法查房、讨论病例的情况已很少见。另一方面,尽管中医院也一直在强调提高中药使用率,但据不完全统计,在2001年全国中医院药品收入中,中药占40%、西药占60%。而且还有更多的中医院在“生存与发展”的压力下大量购置先进的医疗设备,并同西医院一样,西药、手术等已成为常规诊疗,存在着“诊疗过度”的情况,而中医药却退居为可有可无的陪衬。这些都使中医院中医诊疗技术水平退化萎缩,与患者的需求脱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中医院专业科室的设置参照西医院的模式,专科分化越来越细,导致中医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存在缺陷,削弱了中医诊治疾病时的整体观念、内外同治、针药并施、医药并重等的优势和特长。中医已经陷入了既不满意用西方科学观形成的西医理论来“西化中医”,又情不自禁地热衷于用西医标准和方法来指导中医实践的两难境地。尽管在用“西方科学标准”执中医院医疗实践的牛耳,并且它的确会催生出很多能让中医院产生“快感”的经济效益来。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现实 “快感”过后,往往是中医院进一步的疲惫和虚弱。如此这般,我们不得不问 中医院,你拿什么证明自己的中医特色?办中医医院的目的就是要突出中医特色,让中医药得以整理、发掘、提高,为群众服务。如果我们的中医医院没有中医特色,那么我们还办中医医院干什么呢?  二、中医院如何突出中医药特色  坚持中医的办院方向是中医医院的基本原则,否则中医医院不是被异化就是在竞争中消亡。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体现中医优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中医院要真正体现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主要着眼于宏观,从整体出发,把生命看成一个整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而中医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主要靠辨证论治,所谓的“证”就是人体脏腑平衡协调状态被破坏后的一种表现,是在整体观基础上对一种异常状态的认识。这种整体观念克服了西医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陷,应该真正贯彻落实到中医医疗实践的始终。  2.全面发展多样化的中医治疗途径 应加强中医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特别是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应用,优化个体治疗方案的设计。在治疗上,中医除强调辨证论治外,还要综合考虑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病程、病情轻重、季节气候等多方面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处方加减灵活,即所谓“三因制宜”。药物的使用方法也要多种多样,有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口服药物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片剂、糖浆、茶剂、冲剂等不同剂型。外治法中又有熏、蒸、洗、泡、敷、放血、刮痧、灌肠、药栓、结扎以及整复等疗法。除了内外治法,还有许多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气功、饮膳等。这些方法发挥着整体功能综合调节和协助人体自然康复的作用,它强调因人施治、辨证施治,注重医患双方的互动性和方法的实用性、有效性。它不仅注重无病预防,而且在有病的时候,更要预防疾病的传变。“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种治未病思想的价值在许多西医难治病、疑难病、多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一个有中医特色的中医院不应仅是“单打一”,只注重内治或外治,而应在各方面均要加强。杂合以治,将中医多种治法并用,这样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3.打破束缚,敢为天下先 有中医特色的中医院不应处处受常规的束缚,如附子用量不能超过15克,十八反属绝对配伍禁忌等。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允许有个人临床经验发挥的余地。现在是一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医院只有提供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宽松发展环境,才能在特色方面有所作为。原云南中医学院吴佩衡院长和山西名老中医李可先生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4.发挥中医在急症上的特色 中医在社会上经常扮演“慢郎中”的角色,大多数公众亦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急症。然而,中医的发展确是以治疗急症为突破口的。从病名的确定、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的分析、治疗法则的确定到方药的运用,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目前,中医在治疗急性中风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心肌梗死、急腹症、烧伤、多脏器衰竭等领域所取得的新成果,突出地反应了这一点。为适应急症的需要,中药剂型改革也应受到重视,多剂型、多途径给药,中药注射剂、气雾剂、口服液、速效溶剂、栓剂、舌下含服等新剂型,疗效可靠、使用方便,大有发展前景,可为中医急症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物质基础。  不能保障急症的诊治,就难有中医医院的繁荣与发展。在危急重症的抢救中,应积极采用中医的治疗方法,保护脏器的功能,解决治疗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对西药使用的管理,减少西药的不合理使用。这种急症医疗模式可在减少医疗费用、促进疾病早期康复与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凸显中医特色。  5.大力发展中医专科、名科 要发挥中医特色,一定要定好位,采取有力措施。对每个病证要认真研究,确定中医在某一病证或此病证的某一阶段究竟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能解决什么问题?对中医目前已能治疗的病证,中医就要认认真真地采用自己的办法治疗,唱好“主角”,对单纯依靠中医目前还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疾病,中医就堂堂正正地唱好“配角”。  中医专科建设要源于临床,系统观察,总结规律(证候的规律、辨证论治的规律),选准切入点,将是否有中医特色作为重点,真正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形成规模、扩大知名度,真正成为医院的支柱科室。  中医院要抓住疗效与特色这两个关键。疗效是根本,特色是优势,只有疗效好,特色明显,中医院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同时,还要系统地总结治疗中具有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经验,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推广应用。推进相同专业的重点专科强强联合,共同开展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工作,共同开展人才培训。以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为龙头,加快各地区的中医专科协作网的建立,充分发挥重点专科的示范带动作用。  6.既要突出中医特色,又要健全服务功能 突出中医特色与健全服务功能这两者不是矛盾而是统一的,如广东省中医院就是很好的典型。如果我们没有综合服务能力和急危重症救治水平,吸引不来或留不住病人,甚至生存不下去,又谈何中医特色与发展?当然综合服务能力不完全等于西医西药的能力。所以,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中医医院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还要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拓宽服务领域。

众说风云(已有0条评论)我来说两句

*游客填写*用户名*Email

打印本文告诉好友加入收藏相关新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