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Page2
发布时间: 2022-11-19
您的位置 促进健康/体育运动促进健康/中国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七)气功
  1.概述
  气功古称吐纳、导引、行气、服气、食气、练气、静坐、坐禅、或内功等,是中国独特的一种健身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汉马王堆出土帛画――导引图  根据考证,早在西周金文(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有了有关气功的记载。战国初期的文物《行气玉佩铭》就已记述了气功的理论与练法。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奠基《黄帝内经》里,已有了关于气功的描述,以后各个朝代也都有关于气功的详细记载。
  2.气功的特点
  通过练功者主观努力对身心进行意、气、体结合的锻炼,以达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目的。
  气功与一般的体育运动有所不同,它不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而是有意识地按练功原则练习,慢慢地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气功的锻炼,着重加强内运动,即调整人体内部的机能活动,也就是精、气、神的锻炼。
  气功在治疗疾病方面,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是根据阴阳虚实的理论和气血、经络等学说辨证施治。在选择功法方面,是根据病者病情轻重、不同病种的不同特点、相同病种的不同情况或同一病员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因人制宜,区别对待,辨证地、有针对性地对症练功。气功锻炼的实质是扶正祛邪,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气功具有主动性、整体性、意识作用和外静内动及动静结合的特点。
  3.气功锻炼的要求
  放松、入静、自然和排除杂念,可以消除紧张状态。
  4.气功的内容
  气功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调身(姿势)、调心(意念和松静)、调息(呼吸)、自我按摩和肢体活动等。
  5.气功的流派和分类
  气功功法繁多,有以练呼吸为主的吐纳功,以练静为主的静功,以练站桩为主的站桩功,以练动静结合为主的动功,以练意念导引为主的导引功,也有以自我按摩为主的保健按摩等。中国气功流派很多,一般分为医、儒、释、道、武术等5大派别,每个派别又分为若干小的流派。气功分静功和动功。静功包括坐、卧、站等姿势,如放松功、强壮功、内养功等。动功为柔和而有节奏的肢体活动和自我按摩等方法。
  诸派气功,各有特点。医家气功主要以防治疾病、保健强身为目的。儒家气功主要以“修身养气”为目的。道家气功主要以“身心兼顾”、“性命同修”、“清净无为”为目的。释家气功主要以“练心”为目的,要求“精神解脱”;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派叫做“入定”,强调“四大皆空”,另一派叫做“参禅”,强调“修心养性,普度众生”。武术气功主要以锻炼身体,防身和提高技击为目的。各派气功尽管方法各异,但皆以练意、练气为主。通过锻炼精、气、神,增强真气,并调整身体内部的功能,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6.气功锻炼的效果
  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和平衡阴阳,提高神经系统协调能力,使大脑皮层起保护性的抑制作用;提高心血管和呼吸功能;气功锻炼对腹腔有按摩作用,从而增进食欲,提高消化功能;气功锻炼能发挥人体潜力,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并起着自我控制的作用,能通过自己身心锻炼,达到防病治病,健康长寿的目的。本节内容(1,2,3) 本点内容(1,2,3,4,5,6,7)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