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学拔罐
发布时间: 2022-11-19
二、人与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
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
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故日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
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
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
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春夏阳气发
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皮肤松弛、腠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
收藏,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
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
化密切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
寒。
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
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
体休息,恢复精力。许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一定规律
的。如研究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
时期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
亥时。此外,据观察,人的脉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
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
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
,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
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
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
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
。因此在对患者作诊断和决定治疗方案时,必须注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
人体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
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
P38-39我来评论这本书更多图书...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