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疗火罐
发布时间: 2022-11-19
壹 火罐疗法发展概况
火罐法,或称吸简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加热、抽吸等方法,排除罐内的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人体的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从而对人体产生刺激,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物理性治疗方法。其机理是通过使被拔部位的组织充血,并形成皮内轻微淤血,从而促使经络畅通,最终达到调整机体功能、恢复生理状态和祛除疾病的治疗效果。
火罐疗法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起来的。据专家们考证,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采用火罐治疗疾病的案例。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述。
清代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中,专列了《火气罐》一节,对火罐的形状、火罐的应用范围、火罐的出处、火罐的大小、火罐的适应症、火罐的使用方法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记载。书中还指出,火罐可治风寒、头痛及风痹、眩晕等症。这是第一部对于火罐疗法有比较详细、完整记载的医学论著,它第一次对火罐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并“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医疗体系。
火罐疗法真正越出中医外科外治法的界限,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为针灸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疗法,则是最近数十年的事。其现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新罐具、新方法纷呈
纵观历代火罐用具,虽经数千年,亦仅只兽角、竹罐和陶罐、金属罐四种,其中兽角和金属罐早已被基本淘汰。现代,除了继承传统的火罐用具外,还创制出很多新的器具,诸如玻璃罐、橡皮罐、塑料罐及穴位吸引器等。特别是玻璃罐及塑料罐,应用最广,似有取代传统工具之势。
在火罐操作方法上,更让古人望尘莫及。另外,近年来,火罐与其他穴位刺激法结合运用日趋增加,其中不少已成有机整体,如用中草药煎煮竹罐后吸拔,或在罐内预行贮盛药液吸拔的药罐,在针刺过的部位或留针处火罐的针罐,用三棱针或皮肤针等刺破体表细小血管之后拔罐的刺络火罐,等等。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