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圆针穴位针灸防治高脂血
发布时间: 2022-11-19

  磁圆针又称磁圆梅针,是将古九针之员针与现代磁疗原理相结合而发明创制的一种针具,它集磁疗与员针于一身,具有多种治疗和保健作用。研究表明,针灸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适当的外加磁场对器官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诊断标准

  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如2次测血清总胆固醇(TC)均&ge 6.0 mmol/L (230 mg/d1)或甘油三酯(TG)&ge 1.54 mmol/L (140 mg/d1)或低密度脂蛋白(LDL-C)&ge 3.64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le 1.04 mmol/L (40 mg/d1)、女性&le 1.17 mmol/L (45 mg/d1)者,即可确诊。

  适应证

  一、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的18~70岁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

  二、原发性高脂血症,无并发症,未累及其他脏器。

  禁忌证

  经穴磁导疗法作为一种磁疗与针灸的双重效应,适用范围甚广,但对于体内各脏器的磁铁性异物,如眼底、颅内有金属异物、戴有心脏起搏器者及孕妇的腰骶部、有活动性结核者禁用,有出血及出血倾向者、体质极度衰弱者、不良反应明显、无法耐受者慎用,白细胞低下者少用。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磁圆针又称磁圆梅针,用稀土钴永久磁性材料制成,由磁性梅针、磁性圆针、连接体和针柄组成。

  二、详细操作步骤

  1.经络与穴位处方。

  所叩击经络及其范围 任脉。沿腹部正中线天突&mdash 曲骨,叩击8次,经络循行线上重点叩击中脘、关元、膻中。

  手太阴肺经 沿上肢内侧部少商&mdash 尺泽,叩击8次。

  手阳明大肠经 沿上肢外侧部曲池&mdash 商阳,叩击8次。

  手厥阴心包经 沿上肢内侧中冲&mdash 曲泽,叩击8次。

  督脉 沿背部正中线风府&mdash 长强,叩击8次;头部上星&mdash 风府。

  足太阳膀胱经 沿背部第一侧线天柱&mdash 白环俞,第二侧线肩井&mdash 至阴,叩击5次。经络循行线上重点叩击背俞穴,头部曲差&mdash 天柱。

  足少阴肾经 从足底涌泉沿下肢内侧&mdash 阴谷,叩击5次。

  足太阴脾经 沿下肢内侧隐白&mdash 阴陵泉,叩击5次。

  足阳明胃经 沿胸腹部气冲&mdash 缺盆,沿下肢外侧厉兑&mdash 足三里,叩击8次。

  足厥阴肝经 沿下肢内侧曲泉&mdash 大敦,叩击8次。

  手足经脉重点叩打五输穴。

  肝胆体表投影区,叩击3分钟。

  点揉穴位 内关、阳陵泉、丰隆。

  2.操作手法 共有3种,即弹叩法、刮摩法和点揉法。

  ①弹叩法 右肘屈曲90度,以右手拇食指握持针柄中后1/3处,中指、无名指、小指轻托针柄后1/3处,针头垂直于接触面,运用手腕部的弹力和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撬力,循经叩打经络穴位。②刮摩法 右手拇指、中指持针柄,食指伸直轻按其上,其余两指辅其后,针头与患者皮肤成45度角,运用腕力,食指向针柄加压力,使针头在皮肤局部剃头式的向上滑摩,无名指与小指起协助回收之力。③点揉法 持针法同叩打法,针的圆粒头垂直于穴位,运用腕力加压使针尖在穴位处按揉。

  3.补泻手法 逆经络循行方向,重叩(1.0N)、用力刮摩或点揉(1.0N)、叩打次数多(8次)、刮摩时间长(5分钟)为泻法;反之,顺经络循行方向,轻叩(0.5N),轻刮、轻揉(0.5N),叩、刮、按次数少(5次)、时间短(3分钟)为补法。

  4.操作步骤 按上述操作和补泻手法,根据各经治疗范围依以下顺序进行

  患者平卧,弹叩任脉、足阳明胃经(胸腹部)、肝胆体表投影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下肢部)、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点揉内关、阳陵泉、丰隆;患者俯卧,弹叩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刮摩头部足太阳膀胱经、督脉。

  三、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日治疗1次,2个月为1个疗程。

  四、关键技术环节

  应用经穴磁导疗法治疗高脂血症,技术关键在于手法的应用和规范化,经过培训,使操作者能够娴熟地运用磁圆针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

  五、注意事项

  应用时应注意患者衣物不宜穿着过多过厚,以免影响磁疗效果;天气变化时注意避风、保暖,以防外邪侵袭;身体消瘦者,操作力度要减,以免引起疼痛或皮下瘀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