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的腕踝针法
发布时间: 2022-11-19

  【概述】

  腕踝针法是在腕部或踝部特定部位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它是在经络学说中皮部理论的启示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正式推广应用于临床。由于它取穴单一,操作简便,对机体损伤微小,具有安全而无针感的特点,加之对某些疾病确有效果,故颇为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穴区

  腕踝针穴区共十二个,其中腕部六个,踝部六个。

  (1)腕部穴区 均在腕横纹上二横指环绕腕部一圈处。从掌面尺侧至挠侧,再从背面挠侧至尺侧,依次为上1 、上2 、上3 、上4 、上5 、上6 。

  ①上1 小指侧的尺骨缘前方二横指,按压有凹陷处。

  主治 前额痛、眼病、鼻病、面神经瘫痪、前牙肿痛、咳喘、胃脘痛、心悸、失眠、癫痫

  ②上2 相当于内关穴。

  主治 颌下肿痛、后牙肿痛、胸闷痛。

  ③上3 桡动脉外侧,腕横纹上二横指,桡骨边缘处。

  主治 高血压、胸痛。

  ④上4 手掌向内,在拇指侧挠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两横指处。

  主治 头顶痛、耳病、颞下颌关节炎、肩周炎。

  ⑤上5 相当于外关穴。

  主治 后颞部痛,上肢疼痛麻木瘫痪。

  ⑤上6 小指侧尺骨缘背部,腕横纹上二横指处。

  主治 后头痛及脊柱(颈胸段)痛。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