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迟迟没有召回的背后猜想
发布时间: 2022-11-19


  在公关界,只要强生产品遭遇质量问题,业界就会重提20多年前强生“泰诺”的危机公关事件;而在此后的包括儿童漱口水、牙菌斑着色剂、血糖监测仪等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中,“召回”成了强生一直沿用的做法。这个最简单的动作,为强生赢得不少市场和尊重。

  然而,在此次强生婴儿产品含“毒”事件中,强生除了一直坚持自己的产品没问题,拒绝撤柜及接受退货外,就没有更多的公关行为。近日,业内将危机公关的焦点再次锁定强生,并由此引发出舆论对强生危机公关的三大猜想。

  

  国家检测报告成“护身符”?

  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地区发生了有人服用含氰化物的强生泰诺药片中毒死亡的严重事故,致使全美各地死亡人数高达250人。当时,强生管理层摒弃了许多包括法律层面的建议,作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决定:回收产品。强生收回了价值近1亿美元的泰诺止痛胶囊,并投入50万美元,利用各种渠道通知医院、诊所、药店、医生停止销售。随后,强生积极与新闻媒介沟通,配合美国医药管理局的调查,并及时向公众发布了检查结果。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强生召回公关,正是这种社会责任感为强生赢得了许多掌声。然而,在此次的有“毒”事件中,强生的做法截然不同。

  消费者陈小姐告诉信息时报记者,她两周前购买了一瓶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看到来自美国的检测报道后,立刻致电强生服务热线,但强生方面坚称“产品没有问题,不接受退货”。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强生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强生婴儿香桃沐浴露含有微量二噁烷,至于含量是否会影响健康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对于这个不确定的结果,心存质疑的陈小姐再次拨通强生服务热线要求退货,但接线员一再强调强生所有产品都经过检测,表示不会接受退货。陈小姐说,“当我听到有关部门说这款产品含有微量有毒成分后,就再也不敢让宝宝使用。既然消费者对产品心存质疑,为什么就不肯接受退货?这难道不是一种对消费者不负责的做法吗?”

  然而,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结果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的结果又让强生事件再起波澜。国家食药监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和上海市食药监局称,未发现强生33个化妆品配方中添加甲醛和二噁烷。这时,强生似乎拥有了护身符——“国家认可强生的产品是安全的,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含有微量的二噁烷是安全的,强生不会对相关产品进行撤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