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切脉诊病真有那么神吗?(页1)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丹江游子发表于2008-8-3020 03

中医切脉诊病真有那么神吗?[i=s]本帖最后由丹江游子于2009-3-1212 29编辑[/i]

[b][/b]在这个版块里,时不时的有人发出一些“脉诊神乎论”的帖子,把个脉诊说的神乎其神,几乎无所不能,什么病都可以仅凭切脉诊察出来!对此,我该怎么说呢?

先来试举个例子说一说吧

还是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事情。那是1990年6月份的某日,正值农民征缴公粮的时候,这天上午,我院的一位老护士领着她的侄女(18岁)求我诊治,曰 “严医生,你给我的侄女针灸一下,治治她的这个类风湿病吧!你看这孩子的脚腿关节肿的成什么了?……你给她好好看看,我去忙了!”

然后这位护士就走了。我忙完了其它诊务,才来给这位女孩诊病,说实在的,也没有怎么详细审视这个女孩,那女孩就径直把手腕一伸,让我给其诊脉。

我则装着给其认真诊脉的样子,把其了脉来。忽然,感觉不对,此女已经妊娠8个多月了。于是就对其言道 “你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属于妊娠胎气导致的静脉气血不和(下肢静脉淤血,回流受阻)而发展成的下肢水肿病,可不是什么风湿病啊!”

当时我也没有询问人家是否已经结婚了,就直接了当的如此道来,不想遭到了人家女孩的反对不说,而且坚决否认已经妊娠!

于是我先对其声明道 “如果真个不是妊娠,算我看错了,请别生气!可话说回来,今天一针下去,一旦出现问题,可别怪我哟!”该女允诺!于是对其进行了针刺治疗。

选取穴位针刺完毕,我就去找到她的那个姑姑老护士,言道 “…先此声明,可别生气!…问你个事,你那个侄女可否结婚?他已经怀孕8个多月了。”

老护士听后,非常惊讶 “严医生可千万不要胡说,我那个侄女可好了,连婆家都还没找呢!整日里四门不出,就是呆在家里织丝毯,哪里会怀孕呀?”

我再次声明 “不然!我已经给其针刺了,一旦发生什么不测后果,可别怪我哟!”

是日下午,因为征缴公粮,天气炎热,一位粮管所的职工中暑晕倒求余前去急救。救必,回来医院时,发现有很多人围在医院里,窃窃私语,经打探,原来是我上午诊治的那个女孩,因为突发腹痛难忍,被家人送来医院抢救,被我院的一位资深西医大夫和一位相当有名气的中医大夫会诊为“肝硬化腹水”,已经给其开了6大瓶液体正准备输液呢!

我急忙找到那位老护士讲到 “……你快点把她的父母招来,我有话说!”

女孩的父亲被招来了,我事先对其声明道 “可不要生气啊!你女儿的病可不是什么肝硬化腹水,很有可能是要生产了。先去妇产科做个诊断,看看是否?不是,就千好万好,以免误诊啊!”

该女孩的父亲很是开明,就遵从了我的良好建议,把女儿送到妇产科做了诊断,一查,不仅是妊娠已经8个多月了,而且已经宫口开了,浆膜也破了,正在出血呢!

于是,所有的大输液治疗被搁置了。就在妇产科室里等着生产了!夜里凌晨0 30左右生下一男婴。

大家看到这里,一定认为一切了结了吧?不然,还有后话没说完呢!请我慢慢地给大家絮絮道来

那个女孩被我院妇产科医师诊断为“大月份早产先兆”,本该已经很是明确的了,也不需要再有什么可再争议的了。然而世事难料啊!

那个知名老中医知道后很是不服气,对那个妇产科医师大吼道 “凭什么说人家小女孩是要生产?人家还是待闺在家黄花闺女呢!我已经给其女孩诊过脉了,我也和某西医已经会诊过并已确诊过的,100%的肝硬化腹水,绝对不会错的!如果要是怀孕待生(孩子),我就从此不再行医了!……”下边的话说的也不过是一些咒诅谩骂我的话啦,在此不再提了!

而那个女孩呢?经过妇产科医师诊断明确后,却仍然是死不承认,一直大叫自个没有怀孕,却又无可奈何,因为腹痛一阵接着一阵,自个已经无法自主,只有待在妇产科室里等着生下孩子之后再来验证了!

夜里最终把自个的孩子生了下来,该女孩才缄口无言!

那个知名老中医也自然不再自以为是了。可是他依然还在从事着他的行医诊病治病的职业,人家的名气并没有因为此事而受到顶点影响,俨然是门庭若市,忙的不亦乐乎!

而我呢?却是从此再也不得好过啦!总是被冠以许多“莫须有”的帽子给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医,又是一个多方位的继承并掌握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大部诊疗技法的博杂中医师,然而却被冠之以“不务正业的伪中医”、“巫医”、“神汉”、“骗子”、“巫术”、“迷信”之类的大帽子,此是为何?西医如此说尚可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医界里也要如此口说无凭呢?

这就是我们当今某些中医自身的问题,各自为战,自以为是,不学无术,造谣中伤,相互诋毁,如何能不给人留以笑柄呢?

试问 中医的脉诊果真有那么神吗吗?――仅凭切脉就能把什么病都可以诊断出来吗?

丹江游子发表于2008-8-3020 05

时下不时有人站出来批驳中医,说我中医的不是,固然有其不公正的地方,可人家说的某些事情也应该确属于事实,我们应该接受之,查找不足,自我反省,各自对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才是正理!

而那些叫嚣着要把中医废止的过激言论,试问 他能行吗?

一句话 “蚍蜉撼大树,可笑其太不自量”了啊!

逍遥自在发表于2008-8-3020 50

现在批驳中医之人,几乎没有真正了解中医的。所批驳之词也是非专业性极强,就论坛里这几位,象是跟中医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我觉得不用理他们到也罢了!
对于中医的号脉,不可否认现在失传了许多。这也给一些中医盲留下了攻击的口舌。

我孩子前些日子问我“妈妈,中医的号脉到底难的什么程度”?
我告诉孩子“如果那一天你想学中医了,号脉入门是比较容易的,妈妈一说,你马上就能够号出病人那里有问题,但是,想要号出病的程度并指导用药,那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那些反对中医的人,也许没遇到过真正中医是怎么号脉的,医生只要搭在病家的手上,从头到尾,一切都比较清晰的反应出来。往往是医生一般不需要病家说什么,而让病家听医生说他那里不舒服,问题的关键出在那里?
而后,医生根据脉象进行具体的用药治疗。

zhangxichun发表于2008-8-3021 04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有舍脉从证,有舍证从脉,不可不知啊。

心香惺发表于2008-9-108 32

诊脉只能说是中医四诊的其中一种诊法技巧,算不得什么神奇之术!中医讲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逍遥自在发表于2008-9-111 58

[quote]引用第4楼心香惺于2008-09-0108 32发表的
诊脉只能说是中医四诊的其中一种诊法技巧,算不得什么神奇之术!中医讲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quote]

这是后人对四诊的曲解。中医断病,四诊是同时进行缺一不可的。并无后人所说四诊存在着先后次序的重要性。
“望”的同时在“切”
“闻”的同时在“切”
“问”的同时也在“切”
“望”是患者疾病在肌肤上的反应
“闻”是患者疾病在气味上的反应
“问”是患者对疾病表症描述
而“切”,则是医者对疾病的感觉和判断。
遗憾的是,现在能够通过“切”的方式准确断出疾病轻重缓急的医者不多。内经上有二种“切”的方式,第一种,只号一个手的脉象就能够断定疾病的轻重缓急,但当今医者大多不明了。内经上在此也是所言甚微。

luoyu520发表于2008-9-119 07

怎么说呢,各位每次看一个病人,都是收集4诊的依据了?你会累死,而且丧失了灵机感觉.中医临诊,单凭脉不是不能独行的.望诊也一样.只是脉与中医的核心更接近而已.

zhangxichun发表于2008-9-612 44

这是后人对四诊的曲解。中医断病,四诊是同时进行缺一不可的。并无后人所说四诊存在着先后次序的重要性。

我看过很多慢性病人,一般都用望诊和问诊就可以开方,如果病情复杂才用四诊合用。[s 1]

豫医发表于2008-9-614 59

[s 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各有所长!切脉,在不同人的手上,体现的威力千差万别。

左兄发表于2008-9-814 35

是种方法,但不可全信把脉,还是多种方法结合来诊好些。

丹江游子发表于2008-9-1614 34

[b][align=center][color=#FF0000]脉诊 中医切脉趣谈[/color][/align][/b]


中医看病,免不了要先摸摸患者手腕部的脉搏,俗称切脉,亦称脉诊,切诊。切脉,是医生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更是中医辨证的“拿手好戏”。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通过“按二指”,常能相当准确地判断患者患病的部位和性质,推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窥察体内邪正盛衰等情况。历史上有关切脉的趣闻甚多,然而,切脉之术是谁人发明的呢?
  
相传,距今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上卿赵简子有一次病例,昏迷不醒,众人皆认为他死去。请当时的名医扁鹊判断,扁鹊从赵简子的手腕部按及还有微弱的脉跳,断言未亡。经他精心调治一周,终使赵“起死回生”。


又一次,扁鹊路过虢国,见举国上下正忙于筹办驱魔祛邪的祭祀。询问之后方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已断气半日。扁鹊急上前察看,经摸脉搏、按体温,断定太子属假死,其奄奄一息之态患的是“尸厥”(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说的休克)。当即与弟子用针刺、热慰之法抢救。待虢太子醒来后,再以汤药精心调治二旬告愈。故后人普遍认为扁鹊是发明切脉察病术之鼻祖,正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里所言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

据传,清代慈禧太后有一次患顽疾,陈御医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状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后小心翼翼地开了三贴药方。太后服后,果然药到病除,特赐予他“妙手回春”金匾一块。但牵线切脉毕竟属故弄玄虚之举,乃历代医官因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以而为之的骗技。

据传,陈御医晚年隐居后才敢透露当年为“老佛爷”牵线切脉成功获重赏之事的内幕。当他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待、宫女,得知太后之病乃贪嗜螺肉所致食积顽症。牵线切脉时,他先强装镇定,后心中有数地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老佛爷”药到病除,化险为夷。

  其实,中医诊察断病,素来须望、闻、问、切“四管齐下”―――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辨证施治,这是众人熟知的常识。至于中医切脉的专著,当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时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最驰誉中外。

顺便一提,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的切脉术作为现代医学科学研究的新项目,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并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如对检测脉象仪器的研制、脉图的描记、数据的分析、血循环与脉象的研究等都已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

丹江游子发表于2008-9-1614 40

但这些科研成果的出现,不管其如何万能,始终是无法取代中医凭手指切脉的实际效能!

这也实在是现代科学的最大悲哀之处啊!也是对现代科学的最大讽刺啊!

有人说,中医诊脉这种东西,是很难模拟的。是的,地确实如此!就是因为它无法被模拟,是以才需要一个医者必须穷其一生去钻研和揣摩的啊!

这里面的好多学问,哪里是仅凭几根手指头就可以把人体的五脏六腑还有人体的经络组织器官给摸查出来的呢?

其实,这里面的最大诀窍就是在于医者的心意和境界,这个医者是否可以做到能以用心去感察患者的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状态和其所在具体的位置!

宁一者发表于2008-9-1820 54

诊脉,于经验的关系太大了。必须得经过自己亲手去摸,时间长了也就多少有点数了。单纯凭脉诊对病情是不够的,还是得多方面合起来比较判断,最后才能下结论。

coptis发表于2008-9-2018 44

接触过不少的中医先生,通过脉诊就能诊断出妊娠并确定其具体月龄的....还未见到过...

丹江游子发表于2008-9-2110 40

那些爱好标榜脉诊如何神奇的人,其实可以说都是些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的把式!我不否认脉诊的神奇之处,但不能说的太过玄乎了,那样就会给人以口舌之争和笑柄!

liujianli037发表于2008-9-2122 55

对于脉诊,要看你怎么理解,如果是伤风感冒,诊脉的意义不是很大,但对于一些慢性的杂病来讲,脉诊就会显现巨大的威力,这个只有在临床过程中反复实践才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liujianli037发表于2008-9-2123 59

诊脉不难入门难.

小中医王发表于2008-10-613 47

望.闻,问是诊其标.切才是诊其本.有多少人知道它的神妙.只有出神入化的人才知道它的神妙.只有学到一点表皮就想知到能吗?

精气神清调补发表于2008-10-923 11

你要是把,把脉当成一种艺术,真的很有意思,刚才有人说四诊里面的闻,我觉得闻还可以讲听的意思,一个人说话发音也可以判断的,

王大麻发表于2008-10-1109 54

还是学习好《伤寒》治好病这才是真的,那些看中医如神话的,管他们干什么。

页 [1]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