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高脂血症百问解答)/21世纪心血管健康工程系列丛书图书价格比较琅琅
发布时间: 2022-11-19
编委会主任高润霖简介
高润霖,院士,男,1941年5月出生,河北省丰南人,中共党员。著名心血管病专家。196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字获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6年在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院进修。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内科主任,介入治疗中心主任、国家新药(心血管药物)药物研究中心(筹建)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介入心脏病学组组长,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总编辑、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和中国循环杂志副总编辑以及中华内科杂志等五种杂志编委。1999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润霖同志长期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为我国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于1986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旋磨术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新技术 在国内首先开展多支、复杂病变及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PTCA。1989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塞及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急诊PTCA,使病死率降至50%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在阜外医院建立了良好学术梯队。他所领导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组自1986年至1999年底己完成PTCA近2000例,成功率95%,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200余例,成功率99%。其病例数在国内遥遥领先,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达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促进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先后到二十多个省市进行学术讲座和示教表演,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和示教演示会二十余次,组织冠心病介入治疗全国性注册登记二次,促进了我国介入性治疗学科的发展。他先后主办大型介入性治疗国际研讨会及示教演示四次,并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多次参加在亚太地区举行的介入治疗研讨会,为扩大我国在国际介入学界的影响、促进国际间学术交流做出贡献。他参与领导的“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先后承担国家“八五”、“九五”攻关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委博士点,卫生部基金及医科院科研基金,致力于介入性治疗再狭窄机制及预防的实验研究,研制蛋白涂层支架用于冠状动脉局部转基因预防再狭窄取得显著进展,该技术己获美国专利(6,004,943)和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95118371.0)。
高润霖同志在冠心病临床研究方面也取得显著,他在国内首先开展急性心肌梗塞(AMI)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抢救AMI并发心原性休克,协助同事应用血液动力学监测研究卧位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指导治疗。在国内首先报道了“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及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引起AMI并存活的病例。他主持的TUCC临床实验为国内迄今为止难度最大、质控最严格的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中国人应用rt-pA50mg静脉溶栓治疗(西方人的半量),可取得良好效果,减少出血并发症并大大节省经费开支。其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105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45篇,参加已出版的五部专著编写,目前正在主编专著二部。已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生2名、在学博士生5名无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