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闻诊的嗅气味可辨病
发布时间: 2022-11-19

  很多人都有自己特殊的气味,但是有些异常气味是正常人体不应该有的,当人患某些疾病时,有时身体可以通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分泌物、胃肠道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发出异常气味,通过辨别这些异常气味可以帮助我们早发现和早识别这些疾病。比如糖尿病病人病情严重出现酮症酸中毒时患者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病人,病情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其身上也可散发出难闻的尿臊味;暴发性肝炎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常呼出一种特殊性臭味,俗称肝臭等等。

  其实,中医自古就非常重视辨别体味对于诊断疾病的重要意义。中医诊病讲究&ldquo 望、闻、问、切&rdquo ,其中排在第二位的闻诊就包括嗅气味和听声音两部分。早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难经》里,就将闻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闻诊的重要性。  


  中医闻诊的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的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的气味等。如中医认为,口臭,多为肺胃有热,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气,多是牙疳,或有内;汗有臭秽气味,多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即脓肿);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即慢性鼻窦炎);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属寒;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由上可见,中西医都非常重视异常体味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因此,当我们闻到自己或身边的亲友身上有某些特殊的气味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