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精品课程
发布时间: 2022-11-19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学大纲/第一章儿科学基础第一节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中医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熟悉】儿科学在宋代、明清时期的重大发展及建国以后的新进展、新成就。
【了解】中医儿科学的形成与发展。历代著名儿科学家的学术思想、成就和著作。
教学内容
1.中医儿科学的概念、任务和地位。
2.中医儿科学起源于先秦至晋唐的发展简史与成就。
3.钱乙对中医儿科学的奠基作用,陈文中、董汲等对儿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金元医家对中医儿科学发展的贡献。
4.明清时代对天花麻疹、丹痧、白喉等小儿时行病的认识和研究,以万全、陈飞霞等著名医家为代表的学术成就和诊治特点。
5.现代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节小儿年龄分期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年龄分期的方法。
【熟悉】各年龄期的生理特点。
教学内容
1.胎儿期的生理特点。
2.新生儿期的生理特点。
3.婴儿期的生理特点。
4.幼儿期的生理特点。
5.学龄前期的生理特点。
6.学龄期的生理特点。
7.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节小儿生长发育1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的一般规律、体格发育指标正常值及测定方法。
【熟悉】小儿各年龄期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各年龄期的生理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2.小儿体重、身长、头围、胸围、囟门、牙齿、呼吸、脉搏、血压生理常数、计算的公式及测定方法,体格发育指标的临床意义。
3.小儿智能发育,重点为感知发育、运动发育、语言发育的规律。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节生理及病因与病理特点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时期的生理特点与病理特点。
【了解】小儿发病原因。
教学内容
1.小儿时期生理特点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稚阴稚阳”学说;纯阳”学说。
3.小儿的发病原因。
5.小儿易患肺系,脾胃及时行病证的病理特点。
6.小儿疾病传变迅速与“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
7.小儿患病易趋康复特点与生长发育机能旺盛有关。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3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小儿望诊。
【熟悉】熟悉小儿四诊内容和观察方法。
教学内容
1.小儿四诊内容、特点及其注意事项。
2.望诊在小儿四诊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六节小儿治法概要2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小儿治疗特点与药物用量折算。
【熟悉】儿科常用内治法则及其适应证。其他疗法中推拿、针灸疗法。
【了解】儿科常用外治疗法及其适应证。其他疗法。
教学内容
1.小儿用药特点及其药量折算方法。
2.常用的内治法则及适应证。
3.小儿常用针灸、推拿疗法及药物外治与注意事项。挑四缝、捏脊疗法的操作。
4.近年来儿科治疗新进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返回目录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