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检测 | 你的心理健康真的符合标准吗
发布时间: 2023-07-11

大部分人对身体健康认知是这样的,身体不舒服就去医院检查,该吃药吃药,该治疗就治疗,看完可能病就好了。

但对于心理健康的判断,却非常模糊。

一部分人是有意识到自己心理有点问题,却难以启齿,觉得看心理医生非常羞耻。

另外一部分人却是病而不自知。觉得自己非常健康,顶多就是情绪问题,而这个也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

那到底怎样的心理才是健康的?这里总结了7点心理健康的标准,供大家参考哦~

了解自己 ,悦纳自我

有一个人永远跟我们生活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自我。

孔老夫子说过:“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们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

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会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们才会少犯错误,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展开全文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对自己不会提出非分的,苛刻的要求。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我们可能没有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可能也不尽人意;我们生活的环境可能不合心意;我们的生活也可能遭遇了许多不同的压力与挫折……

但是,我们只有先正视这一切,接受这一切,在此基础上,才有改变的可能性。能够主动地适应现实,不逃避现实也是一种心理健康的表现。

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我们人是生活在由他人构成的社会中,离开了他人,离开了社会,我们将无法生存。

有心理学家统计,人生80%左右的烦恼都与自己的人际环境有关。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在集体中能融为一体,既能与挚友相遇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时无孤独感。

热爱生活,积极向上

现在在网上很流行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但是,人之所以生而为人,就是因为他既能体会到生活的静谧美好,也能为人世间的苦难落泪共情。有苦有笑,有喜有哀,这才是人生。

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也是心理健康的特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看到的都是生活的美好与治愈,即使有时候会心情低落,也不会认为生活是一种重负。

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情绪在心理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意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虽然会有消极情绪,但不会持续很久。

当一个人心理十分健康时,他的情绪表达恰如其分,仪态大方,既不拘谨也不放肆。

塑造人格,完整和谐

人格是人所有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人格完善包括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中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行为表现。

一个人心理行为的发展,总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如果一个人的认识、情感和言语举止等心理行为表现基本符合他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如果严重偏离相应的年龄特征,发展严重滞后或超前,则是行为异常、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检测和评估,是民众健康意识提高的表现,这对我国精神健康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发现问题及时来医院就诊,也是正确的行为。

现阶段,我国民众对精神健康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不论是否真正患有抑郁障碍,能够主动在网上进行自我心理测评,都不是一件坏事。重要的是,在自我心理测评后,要客观地看待测试结果,寻求正规的诊断。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