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诺尔立克次体斑疹热
发布时间: 2022-11-19

  本病多发生于儿童,潜伏期为5~7天,急性起病,表现为寒战、高热、头痛、关节痛、乏力等症状。在蜱叮咬处出现一特征性的“黑斑”,即丘疹逐渐发展为中心坏死性黑色溃疡,周围绕以红晕。局部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发病后第四天出现全身散在的淡红色斑丘疹,掌跖部亦可累及。少数可见出血性损害。

  本病症状较轻,病程约两周左右。随着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三种立克次体起病都急,出现发热、头痛、肌痛和结膜充血等证候,约在蜱叮咬后5~7天发生,焦痂为一特色病征,可以证实诊断,应在头皮、腋窝、腹股沟等蜱类好寄居部位注意寻找。由于焦痂为坏死性损害,故引流该区的淋巴结亦可肿大。焦痂损害很像烟头灼伤,直径2~5mm,中心发黑,边缘隆起、发红。压痛甚轻。像RMSF一样,第4~5天全身发疹,包括手掌和足底。隐约可见的斑丘疹性损害,为皮内小出血点。病程约2周,鲜有死亡。Weil-Felix反应多数病例都有作用于OX19抗原的凝集抗体,约于病程第2~3周出现。

  本病特征为虫咬处“黑斑”,在早期及恢复期进行血清特异性补体结合试验可做出诊断。

检查化验编辑本段

  血清学试验首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康氏立克次体抗体,如有条件可为一试。

鉴别诊断编辑本段

  注意应与丛林斑疹伤寒相区别。根据其不同的发病区域、临床特点及特殊血清学反应可以鉴别。

预防保健编辑本段

  预防措施包括灭蜱,治疗病犬及其他啮齿动物,注意个人防护,可外涂防虫剂。防止被蜱叮咬。深入非洲野外旅游的人,应注意着装,防止蜱的叮咬。到南欧旅游的人,如在春、夏季节作穿越市郊和农村的长途步行,应注意搜索蜱。从这些立克次体感染恢复,可以获得牢固免疫。在实验动物中,康氏立克次体比大多数立氏立克次体都相对无毒性。但由康氏立克次体感染恢复的动物,对立氏立克次体毒力也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是由T淋巴细胞提供的,它们也能识别斑疹热组其他品种立克次体的抗原。

治疗用药编辑本段

  (一)治疗

  多治疗同其他立克次体病,使用四环素治疗有效。多西环素200mg,每12小时1次共2剂,收效良好。亦可用四环素、氯霉素和利福霉素(rifamycin)。用药后2天退热。

  (二)愈后

  病程约2周,鲜有死亡。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http //baijialin.com/jibing/des/9685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