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治未病”理论在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体质调理中的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 2022-11-19

【摘要】为有效控制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变化,提高临床疗效,作者在临床研究过程中针对体质类型,遵循因质制宜的体质调治原则,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病前采取因质论食改善发病体质以达未病先防;病中采取饮食调理体质、脏腑辨证分型论治、中药免疫调节的综合方法以既病防变;病后采取预防外感、运脾、护胃强后天之本以病后防复。

【关键词】多动秽语综合征/预防与控制;医学,中国传统,中草药;儿童;辨证论治

中医“治未病”理论在临床运用中主要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及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可变的个体特征;导致体质可变性的原因与饮食、起居、疾病、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体质的偏颇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中注意改善患儿的偏颇体质,是“治未病”的根本。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近年有明显增多趋势,其病程越长、症状越复杂则治疗难度越大。

作者在对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患儿有着明显的临床体质类型特征。为有效的控制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变化,提高临床疗效。在临床研究过程中,运用“治未病”理论,遵循因质制宜的体质调治原则,在病前采取改善发病体质以防发病。病中采取以脏腑辨证分型论治和中药免疫调节和饮食调理体质的综合方法以达既病防变;病后采取预防外感、调理脾胃后天之本以达病后防复。

1病前采取因质论食改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发病体质以达“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体质是影响疾病和证侯形成的重要因素,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殊疾病的发生源于特定的体质基础;明辨小儿的体质类型,及时调整体质偏颇,因质论食改善小儿体质以未病先防。

作者曾在临床观察研究中,根据小儿生理和体质特点,以中医四诊合参为体质分类依据,将小儿的体质分为平和正常质、阴虚燥红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倦怠质、阳盛质等六种常见临床类型[1];并根据小儿常见的临床体质类型,分别提出以下饮食调理原则以强体防病。

平和正常质 小儿体格壮实,体形匀称,胖瘦适中,肌肤光泽,毛发色黑有光泽,面色红润,双目有神,嬉戏活泼,筋骨强健,耐寒温,胃纳佳,二便调,舌脉正常;饮食调养原则 应平补阴阳,食谱广泛,清淡营养;忌食过冷、过热、过辛、过燥、过苦、过甘、过咸、过酸、过腻之品。

阴虚燥红质 小儿形体瘦小,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稀少,口鼻干燥,手足心热,躁扰,眠少、盗汗或入睡后多汗;部分小儿可见方头,肋缘外翻,肋骨串珠,唇色樱红,大便干或正常,小便时黄。舌红苔薄黄或花剥苔,脉细数;饮食调养原则 宜养阴清热、宜食性平甘寒、甘凉之品,如绿豆、百合、藕、马铃薯、茄子、冬瓜等;忌食 辛热温燥之品,如狗肉、牛肉、羊肉、辣椒、荔枝等。

阳虚迟冷质 小儿体形或胖或瘦、形寒肢冷,着衣较常人多,耐春夏不耐秋冬,神疲乏力,不爱活动,面色白光白,口淡无味,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该类体质多见于易感儿和久泻患儿;饮食调养原则 温补脾肾,宜食辛甘温之品;如羊肉、狗肉、木耳、鸡、核桃等;忌食 寒凉之品,如藕、百合、绿豆、冬瓜、黄瓜、苦瓜、鸭、菠菜等。

气血两虚倦怠质 小儿面色白光白,短气懒言,神疲乏力,不爱活动,动则汗出,纳差食少等,部分小儿可出现脱肛。这类体质小儿多见于贫血患儿、佝偻病患儿和易感儿;饮食调养应气血双补,如食羊肉、狗肉、鸡、虾、鳝鱼、木耳、核桃、桂圆、莲米、白果等;忌食 苦寒滑腻之品,如白萝卜、苦瓜、绿豆、梨、菠菜等。

痰湿腻滞质 小儿形体肥胖,不爱活动,动作迟缓,头重身倦,嗜食辛辣肥甘,易呕恶,对季节变化适应能力差,大便稀烂不适,婴儿多见喉间痰声漉漉,舌淡红、苔腻,脉滑或濡。宜食温燥化痰的甘温之品,如小米、黄豆、苡仁、赤小豆、海带、红苕,马铃薯等;忌食 酸涩甘腻之品,如石榴、蜂蜜、糯米、梨、芝麻、甘蔗等。

肺热阳盛质 小儿面色红赤,口唇深红,口渴喜冷饮,畏热喜凉,不欲衣被,善动多言,呼吸气粗,身热肤温,大便干结难解,小便黄,舌红苔腻或厚或干,脉滑数。这类体质的小儿易患急性扁桃体炎(或化脓性扁桃体炎)外感后容易高烧。饮食调养原则 应清肺润肠,服用甘寒凉之类的食物 如苦瓜、冬瓜、萝卜、黄瓜、鸭肉、桃、李、梨、绿豆、马铃薯等;忌食 辛热之品,如辣椒、羊肉、狗肉、牛肉、核桃、桂圆、荔枝、虾等。

百度中搜索 “治未病”理论在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体质调理中的运用
谷歌中搜索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