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
发布时间: 2022-11-19

  早在几千年前,茶即为药用引人注目,而后才逐渐成为日常饮料。从古至今,不同时期,茶的药用原理被人们以不同的方法应用。
  药茶即茶剂,是指以含有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在应用时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代茶饮而起到治疗作用。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医书中均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的张揖所著的《广雅》 “荆巴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此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  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太平惠民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  公元1307年,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两首,一是槐茶方,二是苍耳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纱图穆苏撰著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  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不断被更新和充实,大量行之有效的药茶被广泛应用,如午时茶、天中茶、八仙茶、枸杞茶、五虎茶、慈禧珍珠茶、姜茶、莲花峰茶等等。药茶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方面,药茶的剂型也由单一的汤剂发展为散剂、丸剂等多种剂型,使用方法也已多样化。  由于药茶制法简单,服用方便,近年来药茶的种类在逐渐增多,医治疾病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如淫羊藿茶、甜菊茶、决明茶等品种已用于防治心血管病、老年病等,还有一些药物如人参、三七、贝母等的茎叶也在被研究制成药茶而加以开发利用。  近年来茶疗热方兴未艾,不但历代的药茶方被广泛应用,而且许多新的药茶方在不断产生和推出。现代药茶研究和应用有着几个明显的特色,一是符合现代人的用药心理,因为药茶中的天然药不需要经过化学处理,便可直接饮用。二是配伍所用的药物一般为有效成分明确,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均深入。三是袋泡茶取代传统的饮用方法,目前一些较为流行的成品药茶多用滤泡纸或布袋包装,沸水冲泡数分钟可饮用,这样不仅节约药材,而且便于携带,并且使其色香味更接近于饮茶的本色。四是通过药剂加工制成块状或颗粒型速溶茶,饮用方便卫生,易于药物的溶化吸收。此外,还可以提取茶的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片剂,使药茶的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