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析啥样的脸色最健康
发布时间: 2022-11-19

  都说两个陌生人见面时,最不会出错的就是谈论天气 而当两个熟人见面,话题则常常由&ldquo 脸色&rdquo 开始&mdash &mdash &mdash &ldquo 您今天满面红光的,一定是有什么喜事吧?&rdquo 、&ldquo 看你脸色苍白,是不是最近没睡好啊?&rdquo &ldquo 其实,脸色就是一面可以看出整个人生理、心理状态的镜子。&rdquo 一直从事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擅长望面色诊病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研究中心副主任钱会南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现代人脸色越来越差

  &ldquo 如果按照我的标准&lsquo 红黄隐隐、含蓄明润&rsquo 来判别,现在能拥有健康脸色的人实在不多。&rdquo 钱会南表示,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越来越没有规律,熬夜晚起、吃高糖高脂的食品、烟酒不离手,都是可以从脸上显露出来的。而记者随机调查的20人也表示,几乎都在某一时期被身边人指出&ldquo 脸色不佳&rdquo ,尤其在生病、熬夜、醉酒后,&ldquo 似乎第二天,所有人都能看出来。&rdquo 周女士就告诉记者,在经期或是工作比较繁重的年底,常常被别人说脸色&ldquo 难看&rdquo ,&ldquo 有时会用粉底,但会显得脸更苍白,反而更不自然。&rdquo

  其实,脸色除了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程度,还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上海市心理行业协会会长王裕如认为,面色恰到好处的红润会让人觉得精力充沛、快乐开朗 如果面色苍白或蜡黄,会让人觉得没有冲劲和斗志,在工作上,人们一般也不愿意和这样的人合作 如果面色铁青,会让人觉得过于严肃或阴沉,难于沟通 如果面色过红,会让人觉得此人冲动、不够理智。

  啥样的脸色最健康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观面色是望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钱会南说,《黄帝内经》告诉我们,&ldquo 人的12经脉、365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rdquo 。因为人体面部的血管最为丰富,所以能够反映人整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的健康状况。说起健康的脸色,人们总会想到&ldquo 白里透红&rdquo 这个词,可亚洲人都是黄皮肤,健康的脸色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ldquo 我们把面色分为主色、客色和病色。&rdquo 钱会南解释说,所谓主色,就是人一生一成不变的肤色。在黄肤色的基础上,还是有人会偏黑、偏白、偏黄,这是正常的 但在不健康的时候,出现的黄色、白色、黑色等,就是不健康的。中国人健康的肤色,应该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明代表&ldquo 明亮&rdquo ,润代表&ldquo 润泽&rdquo ,含蓄就是夹有血色,这个就是健康的黄色。而不健康的黄色,往往是淡黄、没有光泽的,就好像是植物缺乏养分和枯萎的样子。

  对于健康的面色,《黄帝内经》中有非常精辟的回答。&ldquo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rdquo ,说的是健康的红色要像白布裹着朱砂,而不能是赭石色 &ldquo 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rdquo ,健康的白色要像鹅毛一样充满光泽,不能像盐一样黯淡无光 &ldquo 青欲如苍璧之泽,不欲如蓝&rdquo ,说的是青要青得明润,而不能像蓝色那样晦暗 &ldquo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rdquo ,黄肤色要像薄薄的绸缎裹着雄黄、白里透黄,而不是像黄土那样干燥的黄 &ldquo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rdquo ,健康的黑色要像层层刷过的油亮的黑漆,不能像黑炭一样。

  &ldquo 除了主色之外,脸色还有客色,说的是气候、饮食、情绪变化、运动、工作环境等导致的脸色变化。&rdquo 钱会南说,比如运动后脸会泛红,寒冷的冬季脸会显得苍白,长期在户外工作,肤色会变黑等,这些也都属于正常范畴。

  脸上有五种病色

  白 苍白、煞白、惨白。这些白色没有光泽、不夹杂血色,都是人们用来形容脸部病态的白色。中医认为,这种白色多跟气虚、血虚关系密切。血液不足、不能营养面部,就会出现苍白色 血液的运行和生成又是靠气的,中医说气能生血,气虚了,生血的功能就减退了,血就不能够营养面部,就会出现苍白色。还有一种白是体寒引起的,这类人特别需要保暖。

  黄 蜡黄、焦黄。&ldquo 有这两种面色的人,往往不是脾虚就是体内有湿气。&rdquo 钱会南告诉记者,中医认为脾胃是先天之本,是营养物质的来源,如果脾胃虚弱以后不能正常运化,营养物质就不能滋润我们的面部,这时候会出现黄色。脾除了消化营养物质以外,还代谢水湿,如果湿邪不能正常代谢,营养物质异常积聚,也会造成面色出现不正常的黄。

  红 通红、潮红。健康的红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而不健康的潮红有一个特点,就是像潮水那样,比如有人会在下午时面色发红。潮红和阴虚、上火有关,一般面色潮红的人还有五心烦热的表现,也就是心情烦躁、两手心两足心发热。如果上火属于实火,表现出来就是满面通红、如果是阴虚引发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颧骨发红。

  黑 枯萎、憔悴。发黑的面色会让人觉得&ldquo 形容枯萎&rdquo ,看起来像老了好几岁。钱会南表示,脸色发黑和肾关系比较密切,肾虚的病人多见面色黑,中医认为五色对应五脏,黑是跟肾相对应,所以说肾虚的病人往往多见黑面色。黑眼圈也属面色发黑,它就是因为肾虚导致水代谢异常造成的。

  青 铁青。青是属于肝的一种色,脸色发青一般是由气滞血淤引起的。这种人的性格特征很明显,比如多疑、爱钻牛角尖、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等。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受寒,我们有时说&ldquo 冻得发青&rdquo ,就是因为气滞影响了气血的运行。

  好脸色吃出来

  &ldquo 如果你照镜子观察,发现脸色不够健康,但又没有什么严重疾病,就可以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来调理。&rdquo 钱会南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早睡,因为熬夜是最&ldquo 伤&rdquo 面色的,其次是见缝插针地保证每天运动半小时,让血液循环起来。从饮食上来说,五种&ldquo 病色&rdquo 各有各的调理方法。

  面色白多吃大枣木耳。这类人应多吃补养气血的食物,如黑木耳、大枣、桂圆、猪肝等。平时注意休息,不宜过于劳累。如果体内有寒气,可以用适量的花椒煮成水后泡脚,对于温散寒邪,具有很好的作用。

  面色黄吃点山药猪肚。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有百合、山药、胖头鱼、黄鱼、牛肚、猪肚、小米、人参等。如果有条件,可以自己煮点三仁汤来喝。祛湿的有薏仁、红豆、冬瓜皮及荷叶、莲子等。尤其是薏米,既健脾又祛湿,面色黄的人可以多吃。在三伏天湿热最盛的时候,用荷叶煮饭、熬粥最适合不过。这类人还要注意,为了保护脾胃,要少吃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等苦寒药物。

  面色红多吃柚子甜瓜。对这类人来说,具有清凉作用的瓜果是首选,比如山竹、柚子、柠檬、梨、绿豆、西瓜,以及黄瓜、丝瓜、茭白等蔬菜。尤其是山竹和柚子,南方人就常吃它们清火。此外,一些滋阴的食物也不能错过,比如芝麻、银耳、糯米、海参、海蜇、牛奶、猪皮等,可以缓和情绪,改善面色。还需注意的是心态一定要平和,千万不要急躁。

  面色黑多吃羊肉生姜。补养肾气,要多吃温阳的食物,其中最好的就是羊肉,可以配合生姜、当归煮汤。鹿肉、虾、韭菜、茴香等,也可以帮助阳气的恢复。如果有需要,可以吃些地黄丸类的补品。

  面色青多吃山楂香菇。用玫瑰花、月季花沏茶喝,对女性改善气滞血淤、面容发青很有效。男性则可以多吃山楂、香菇、黑豆、藕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