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医望闻问切――望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医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论断疾病方法这望闻问切四诊望诊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神色形态变化;闻诊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及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四肢及其它部位诊断疾病的方法
  中医认为气血运行感应传导传递病邪反映病变的通路经络经络具有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功象电话网络一样将人体紧密地联结成一统一的整体所局部的变化通过经络可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反映到体表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相反中医通过对外部的诊察也可推测内脏的变化这中医诊断疾病的基础和依据
  望  
  简单来说望诊包括一般望诊和舌诊两部分内容一般望诊又包括望神察色望形态望五官等舌诊包括望舌质望舌苔望诊首先望神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体如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反应灵敏称为有神健康或病情轻浅的表如精神萎糜表情淡漠目光晦暗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称为无神表示病情较重通过望神可对病人的病情和预後做一估计做到心中有数  
  察色主要观察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根据不同的色泽可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正常中国人面色微黄红润光泽若出异常色泽称为病色常见的有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望形态指望形体和动态如形肥食少为脾虚有痰形瘦善饥为胃中有火踯卧喜静多属寒证烦躁喜动多属热症张口抬肩喘息不平卧喘症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痉病;久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危重证候  
  中医经验认为五脏开窍於五官五官内应於五脏通过望五官可了解一定的内脏病变如目赤红肿多为肝火或风热两目上窜直视或斜视为肝风内动耳轮干枯焦黑为肾精亏耗鼻翼煽动为邪热蕴肺牙龈肿或兼出血属胃热亢盛  
  望舌诊病中医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察病手段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舌质舌的肌肉部分舌苔舌面附着的苔状物舌质可反映五脏的虚实舌苔可以察外邪侵入人体的深浅正常人淡红舌薄白苔若舌质淡白主虚主寒舌质红主热紫舌主瘀血白苔主表证寒证黄苔主黑证热证黄而厚腻湿热或痰热苔薄病情轻苔厚病情重舌苔由薄增厚表示病进由厚变薄表示病退临床上通常把舌质和舌苔变化联系起来综合判断中医经验一般急性病重舌慢性病重脉因为舌象比较准确及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况熟练运用望诊对疾病的诊断既快又准所以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

趣闻古人如何望诊判断淫妇  眼睛老感觉干、涩,甚至干得发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詹宇坚主任医师认为,眼干、眼涩多因阴虚起,这包括肝、肾的阴虚、气阴两虚和阴虚湿热三大原因。  肝肾阴虚型――眼干舌红症状 眼干涩、畏光,双眼频频眨眼,久视则诸症加重,白睛隐隐淡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寐多梦,口干少津,舌红苔薄,脉细。  治则 滋养肝肾。  方药 六味地黄丸或栀柏地黄丸。  气阴两虚型――眼干尿少症状 眼干涩、畏光,视物模糊、易疲劳,目珠干燥,神察颜观色知健康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  正常的舌象应该是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为“淡红舌、薄白苔”。由于舌象与人体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当人患病时,舌头会出现变化。  1.贫血病人的舌体多胖大、淡红、苔白而不润,这是由于人体的气血不足,血行减少而不充所致。  2.当老年人出现暗紫舌色较重时或夹杂有瘀斑(点)时,多是因为微循环障碍、血流缓慢,甚至伴有某个部位(脏器)有瘀血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