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色”的望诊
发布时间: 2022-11-19
“德色”的望诊

  《难经?六十一难》说 “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而知其病。”“望”是中国传统医学诊断疾病的四种基本方法“望闻问切”中的第一种,就是观察气色。笔者在此姑且把“望诊”移用于中国古代社会病态政治现象的诊断,但这里要说的“德色”与《论语?卫灵公》引录孔子所谓“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没有关系,虽然还是涉及到中国古代心态史某种遗迹的分析。

《汉书?贾谊传》记录了贾谊对于秦人风习的评价,说商鞅变法之后,“秦俗日败”,以至传统亲情关系被破坏,“不同禽兽者亡几耳”。最典型的实例,是所谓“借父,虑有德色”。唐代学者颜师古解释说,,是摩田农具,贾谊的话是说把和锄这样的常用农具借给自己的父亲,“而容色自矜为恩德也”,竟然神色骄矜一如施予恩德。由于生动鲜明地描述了家族关系的变化对传统道德的冲击,贾谊的说法传为名言。

《旧五代史?晋书?沈传》记述,沈面对围城契丹大军,斥责劝降者 “陷于契丹,忍以幕之众,残害父母之邦,不自羞惭,反有德色。”《明史?陈友谅传》也说到反复无常的军将赵普胜“见友谅使者辄诉功,悻悻有德色”。《明史?杨允绳传》记载揭露吏治腐败的上书,指出 “督抚取诸有司,有司取诸小民。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颜以接下。上下相蒙,风俗莫振。”这里所谓“德色”,揭露了某种特殊的政治表情下的特殊的政治心态,也是作为贬义词使用的。

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另一种极其常见的“虑有德色”即“容色自矜为恩德”的情形,是历代王朝的执政者们有关“德”的虚伪的宣传,有关“德”的拙劣的表演。

王莽善于矫情伪饰,注重以“德”为标榜,“折节为恭俭”,于是“宗族称孝,师友归仁”,在西汉末年复杂的贵族宗派斗争中因“德”的优势终于胜出,后来成为新朝的皇帝。考察王莽68年的政治生涯,从形式上说,是始终遵循“德”的原则的。《汉书?王莽传》正文中所见“德”字多至93例。如“威德日盛”、“功德烂然”、“圣德纯茂”、“至德要道,通于神明”等等都是对王莽正面的颂扬。然而尽管王莽用“德”的彩旗将自己包裹得十分严密,对照当时政治的昏暗,仍可清晰地透见这种宣传的虚伪与无聊。直到民众暴动的烈火延烧入宫,王莽仍然模仿孔子故事,宣称 “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对于这种借用“德”以自欺欺人的伎俩,后世历史评论家曾经轻蔑地斥之为 “笑话!”(李贽 《史纲评要》卷九)

即使是历史上的“英德之主”、“圣德之主”,在有真正实效的德政之外,也喜好妄自夸饰的“德”的包装。例如,对于史称“自古功德兼隆,自汉以来未之有也”(《新唐书?太宗纪》)的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也多有刻意炫示“德”的表演。就此李贽也有“沽名”、“太宗倒底有沽名之念在”、以及“太宗好名之心,逗漏于此矣”的评价(《史纲评要》卷一八)。

有的西方史学家曾经指出,在中国古代,“国家的主宰们由于掌握着极权力量,所以很容易维持最适合统治者的宣传条件。”“专制者可能把他们的政权描述为仁慈的政权,但是实际上,即使在最顺利的情况下,他们也总是力求达到对自己最适宜的、而不是对人民最适宜的理性条件。”这种政治体制的特征,“是仁慈的形式和暴虐的实质”。论者又称此为“仁慈神话”。所谓“仁慈的形式”或者专制者“把他们的政权描述为仁慈的政权”的宣传,其实也是一种“德色”。

白居易《青石》诗有“官家道傍德政碑,不镌实录镌虚辞”句。考察涉及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有关现象,应当撕破装饰“德色”的假面,透视其真质。正如鲁迅所说,历史上“人的言行”,在明处和暗处,“常常显得两样”,古来帝王们夸示“德治”的种种宣传,其实往往是“黑暗的装饰”,“是人肉酱缸上的金盖,是鬼脸上的雪花膏。”(《准风月谈?夜颂》)

回顾历史,距离理想的“德”十分遥远的暴虐的帝王、昏庸的帝王、荒淫的帝王,都不愿意舍弃“德”的旗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就其“德色”“望而知之”,确诊当时政治的弊病、政治的痼疾、政治的不治之症。

来源 《光明日报》2002年1月08日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