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保健养生药膳
发布时间: 2022-11-19

  近期一直忙于琐碎的家务,没有认真的复习消化所学的中医药膳,今天,把所学的并能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烹饪当中的一些食材及烹饪方法做一连续介绍,希望能对大家的养生保健有些帮助。

  松子仁

  明朝李时珍对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hellip &hellip 松子仁不仅是美味食物,更是食疗佳品,因而有&ldquo 长寿果&rdquo 之称。中医学认为具有滋阴润燥、扶正补虚的功效,特别适合体虚、便秘咳嗽等病患者食用。同时也是大脑的优质营养补充剂,特别适合用脑过度人群食用。对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禁忌 松子虽好,也并非人人皆宜。脾虚腹泻及多痰患者慎食。另外且属高热量食品,吃得过多会使体内脂肪增加,每天的食用量以20--30克为宜。

  药膳选方

  1、松子仁烧冬菇

  主料 水发香菇200克、松子仁100克

  调料 料酒、精盐、味精、酱油、姜汁、花椒油、湿淀粉、麻油、高汤

  制法 水发香菇去杂洗净,用刀切片。松子仁去皮,用刀滑拍一下,使其烂而不碎,炒锅放油烧热,投入松子仁炸一下,加入香菇、料酒、精盐、味精、酱油、姜汁、高汤烧至香菇、松子仁入味,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麻油,出锅装盘即可。

  说明 香菇有健脾益气、滋补强壮的功效,配以滋阴养液、补益润肠的松子仁后其作用增强。常可作为体虚精血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及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症的食疗菜肴食用。

  2、松子鸡骨鸽蛋汤

  主料 鸽蛋350克、松子仁40克、鸡骨架250克、

  辅料 香菇(鲜)20克、木耳(水发)15克、油菜心30克

  调料 味精1克、大葱3克、盐4克、醋15克、胡椒粉1克

  制法 松子仁洗净打碎入锅加清水、鸡骨熬成汤汁700克左右,滤去渣、壳、骨,留松子鸡汤待用;鸽蛋煮熟,去壳待用;香菇、木耳、油菜心一起洗净,香菇切片过水焯一下,净锅置于火上将松子鸡汤烧沸,加入香菇、木耳、油菜心、鸽蛋、胡椒粉、醋烧沸,放味精葱花,盛入汤盆即可。

  茯苓

  现代医学认为茯苓有利尿、抗菌作用 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并能降低胃酸,还能降低血糖。可治脾虚、糖尿病、失眠多梦,常服有养颜防衰老作用。

  薏苡仁

  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消肿排脓之功。又是一种美容食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记载&ldquo 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hellip ,&rdquo 薏米同时有抗癌作用。有首民谣唱到&ldquo 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rdquo 由此可见薏米的药用价值。

  药膳选方

  1、茯苓赤豆薏米粥

  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米100克。

  制法 先将赤小豆浸泡半天,与薏米共煮粥,煮烂后加茯苓粉再煮成粥,加白糖少许,随意服用。(说明煮粥宜稀不宜稠)

  2、茯苓大枣粥

  茯苓粉30克、粳米100克、大枣10克,白糖适量。

  将大枣去核,浸泡后连水同粳米煮粥,粥熟时加入茯苓粉拌匀,稍煮即可。食用时加白糖适量,每日2--3次,利水渗湿,健脾补中,适用于小儿脾虚久泻等,腹胀及小便多者不宜用。

  3、茯苓包子

  茯苓块30克、面粉1000克、鲜猪肉500克、生姜、胡椒、香油、料酒、食盐、酱油、大葱、骨头汤各适量。

  制法 将茯苓块放入锅内,每次加水250克,慢火煮沸,共煮提3次,3次药汁合并滤净成茯苓水500克待用。用温热茯苓水活面成发酵团做成常规猪肉包子。(制作其他面食时也可采纳)

  功效 具有养心安神,健脾开胃,除湿化痰,利水消肿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症。

  4、薏苡冰糖饮

  薏苡仁50克、百合10克,水煎汁,加冰糖服用,可治扁平雀斑痤疮等。
(责任编辑 RX)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