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膳把身补小心是药三分毒药膳,并非人人适宜
发布时间: 2022-11-19

常用药膳把身补小心是药三分毒药膳,并非人人适宜



本报记者李曼荻
近日,记者到北京一家四川菜馆就餐。一进门,迎面扑来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原来店里新增添了药膳滋补火锅。翻开菜单,什么秦芝童子鸡药膳火锅、秦芝乌骨鸡药膳火锅、十全大补药膳火锅……记者不禁感叹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真是提高了,同时,也不免产生几分疑问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火锅里既有党参、莲子、枸杞、砂仁,又有附片、玉竹、白果,不会有副作用吗?
药膳传统渊远流长
早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就开始探索食物和药物的功用。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半夏秫米汤”等药膳方。至隋唐时期,我国已有食疗专著约60余种,惜多散佚。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收载大量食疗方,并有妊娠食忌、乳母食忌、饮酒避忌等内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教研室卢长庆教授介绍,“药膳”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列女传》中,后无人提及。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又由翁维舰彭铭泉教授提出。
药膳进补因人而宜
分析起来,人们对药膳情有独钟,原因有两点 一是强身,二是认为吃药膳不会有副作用。那么,药膳究竟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呢?早在清代,名医徐灵胎就说过 “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也就是说,药物的不适当使用会产生毒性。正因如此,中国的药膳才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的特殊食品。
中国药膳研究会副会长沙凤桐教授说 “提起药膳,人们就认为是补药,其实药膳具有补、清、调、和多方面的作用。比如,吃神仙粥可以疏风解热;吃百合糖柚可以化痰理气……”卢长庆教授认为,药膳并非人人适合,吃药膳要讲究辨证施食,即要考虑到食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多方面情况。比如,同样吃人参红枣汤,老人吃了就补,小孩吃了则容易流鼻血、燥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人不宜吃补益的药膳。此外,冬天有冬天的药膳,夏天也有夏天的药膳……像素炒百合、红豆粥、绿豆粥这样的药膳,是大众皆宜的,但多数情况下,药膳是有针对性的,应该有医生的指导。
其次,药膳既有药的作用,就存在剂量和品种的问题。到底吃多大量,吃生品还是制品,都要清楚。像我国川西地区的人冬季喜欢食用“附子羊肉汤”,这里用的附子就是制附子,如果用生附子相同的量,就会引起中毒。
据了解,从70年代以来,我国卫生部陆续公布的药食兼用的药材仅79种,而据粗略统计,目前用在药膳中的药材竟有一百二三十种之多。
药膳管理将有法规
虽然国内目前尚未发生由于吃药膳造成的重大事件,但商家的过分炒作、人们的盲目崇信,使药膳骤然升温,已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个别餐馆不问服用者身体情况乱施补膳;药膳品种不符合中医药理论甚至有相杀相畏之品;伪劣药品进入药膳;为招徕顾客,将有毒致瘾的中药加入药膳;以药膳为名,漫天要价……这些不但造成药源的浪费,而且无益于食用药膳者的健康。
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制定《药膳管理办法》,以规范药膳的经营和管理。据负责这项工作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一处刘文武副处长透露,管理办法中将对经营药膳的机构、人员和品种实行准入制;禁止药膳中使用假药、伪药;制作药膳的人员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具有基本的中医药学知识,能够鉴别伪劣药;不允许餐厅自行加工炮制药材;餐厅在经营药膳时,要使就餐者了解药膳的功能和使用范围等……最后,想告诫大家的是,药膳是个好东西,但应该有针对性的“补”和“调理”,我们期待着药膳的规范管理和经营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健康时报》(2000年11月23日第十版)
到BBS交流写信谈感想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