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药茶介绍2缘来缘去,顺其自然东方财富网博客
发布时间: 2022-11-19

[原料]鲜苦瓜1个,绿豆15克,大米20克。

[制作]将鲜苦瓜切开去瓤,切成细丝备用。绿豆洗干净,放人煮锅中,加入适量水煮到绿豆开花,再加入大米煮10分钟,最后放人苦瓜丝煮2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2次。

[功效]清暑,涤热,解毒。适用于腮腺炎。

[原料]鲜百合30克。枇杷30克(去核),鲜藕30克(切片),白糖适量。

[制作]将前三味药洗净,去皮,加500毫升清水同煮,将熟时,加入白糖,即可。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饮汁食渣。

[功效]清热润肺,利咽止咳。适用于小儿肺热咳嗽不止。

[原料]胖大海(安南子)10克,木蝴蝶6克,糖金橘饼2-3枚。

[制作]将胖大海和木蝴蝶加适量水,用文火煎煮,去渣留汁,加进切碎的糖金橘饼,稍泡,即可。

[用法]每日1剂,不拘时代茶频频饮服。

[功效]理气止咳,清热利咽。适用于小儿百日咳

原料]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苏木15克,黑大豆50克,红糖适量。

(1)先将益母草、苏木、桃仁煎煮30分钟,滤出药液。

(2)将黑豆洗净,加上药液和适量水,煎煮至豆熟。

(3)加入红糖,再煮开,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1剂,早、晚2次服完,饮汤食豆。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瘀血型痤疮

[原料]金银花、生槐花、鸡冠花、玫瑰花、月季花各10克,生石膏30克,红糖、蜂蜜各适量。

(1)将生石膏加水煎煮30分钟,弃渣留汤。

(2)将诸花放入石膏液中,加红糖适量,先以大火煮沸,后以小火熬煮,至药液成膏状。

(3)加放蜂蜜适量,再沸即可离火,待冷装瓶备用。

[用法]每日23次,每次一匙,以沸水冲饮。

[功效]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型痤疮

茅竹杷桑槐菊茶

[原料]白茅根30克,淡竹叶10克,枇杷叶10克,生槐花10克,嫩桑叶5克,菊花5克。

[制作]将上述诸药人茶杯内,用沸水冲泡,闷15分钟,即可。

[用法]每日1剂,趁温频饮。也可置晾后作饮料大量饮用。

[功效]清肺,胃之热。适用于肺热型痤疮

[原料]绿茶10克,银耳10克。

[制作]将绿茶放人锅中,加水煮沸片刻捞出茶叶,放人银耳,煮沸2分钟,即可。

[用法]喝水吃银耳。

[功效]化湿,解暑,和中,治疗神经痛。适用于神经痛、肢体倦重、胸闷食少、小便不利等

[原料]花生叶250克。

[制作]将上药放人沙锅内,加水6000毫升,煎沸30分钟,取汁,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可频频饮服。连饮1540日可愈。

[功效]养心,安神,治疗神经衰弱。适用于失眠。

酸枣根丹参茶

[原料]酸枣树根50克,丹参25克。

[制作]将上药放人沙锅内,加水2000毫升,煎沸30分钟,取汁,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饮3040日可愈。

[功效]养血,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酸枣仁合欢皮茶

[原料]酸枣仁50克,合欢皮50克。

[制作]将上药放人沙锅内,加水1500毫升,煎沸2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060日可愈。

[功效]安神,解郁。适用于失眠。

[原料]茯神、枣仁各10克。

[制作]将二味药研碎,放人茶杯,加入开水,加盖闷泡20分钟,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可频频冲泡、饮服。连服30-40日可愈。

[功效]养心安神,镇静催眠。适用于心气不足而致的虚烦不眠。

[原料]白芷9克,川芎9克。

[制作]将上药放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510日见效。

[功效]散寒解表,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适用于神经痛。

[原料]远志9克,大枣7枚。

[制作]将上药放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钟,取汁,代茶饮。

[用法]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510日见效。

[功效]养血安神,益智开窍。适用于神经痛。

[原料]茶叶15克,素馨花6克,茉莉花15克,川芎6克,红花1克(川芎、红花焙黄研末,用过滤纸袋装)。

[制作]泡茶。

[用法]常年饮用。

[功效]对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悸、夜寐不安、头晕头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荠菜玉米须茶

[原料]茶树根、山楂根、玉米须和荠菜花各50克。

[制作]煎汤。

[用法]代茶,日服1剂。

[功效]适用于冠心病

[原料]绿茶1克,莲心干品3克。

[用法]将莲心与茶叶一起放人茶杯内,用沸水冲泡大半杯,立即加盖,5分钟后可饮。

[用法]饭后饮服。

[功效]适用于冠心病。

[原料]茶叶、丹参、茯苓等。

[制作]精制为冲剂,每天2袋。

[用法]早晚分冲饮。

[功效]适用于冠心病、中老年心悸、不安。开胸顺气,宁心安神。

[原料]乳香、茶叶各等份,鹿血适量。将乳香、茶叶共研细末,过筛,加鹿血和丸,如梧桐子大。

[制作]将二味药末,每取3克,以沸水冲泡,人鹿血服。

[用法]每日2次,每次3克,开水送服或冲泡饮服。

[功效]温经祛寒,理气止痛。适用于心腹冷痛(包括冠心病)。

[原料]茶叶和适量米醋。

[制作]将茶叶研细末。用米醋调服。

[用法]每日2次,每次3克。

[功效]清心,解郁,止痛。适用于心痛之症,由火郁所致者尤宜。

[原料]龙井茶或紫笋茶6克。

[制作]煎汤(不宜久煎,少沸即止为好)。

[用法]用头醋分服。

[功效]下气去积,散瘀止痛。适用于久年心痛。

[原料]十年以上老茶树根(愈老愈佳)30-60克。

[制作]浓煎取汁。

[用法]饮服。

[功效]治疗多种心脏病的辅助用药,一般服用3-7日后心悸、气短及睡眠不佳等即逐步改善,尿量增多,约3-5日后浮肿开始逐渐消退,血压恢复正常,而且胸透复查,心脏阴影较治前有明显缩小或改善。

[原料]白蚕、高良姜各等份,绿茶适量。

[制作]将白蚕、高良姜共研细末,和匀,瓷罐密贮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上末3克,以绿茶35克煎汤或沸水冲泡茶。

[用法]调服。

[功效]散寒祛风,止痛。适用于寒湿痹痛、头痛头风等。平时患有四肢关节冷痛,或每遇阴雨寒湿气候而作痹痛者,可以本茶疗之。

[原料]独活20克。

[制作]将上药以水煎煮。

[用法]代茶饮用。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适用于风痹。多因风邪寒湿侵袭关节、经络,致关节疼痛、痛无定处。

[原料]柳枝2克,茶叶适量。

[制作]将柳枝研细末,加茶叶适量,泡汤。

[用法]代茶饮用。

[功效]除湿,祛风,逐寒。适用于湿痹。多因风寒湿邪侵袭关节、经络,致四肢重着、肌肤顽麻、关节疼痛、痛有定处、遇阴雨发作。

[原料]枸骨叶500克,茶叶500克。

[制作]上二味药晒干,共研粗末,和匀,加入适量面粉糊作粘合剂,用模具制压成方块状,每块重约4克,烘干即可瓷罐密贮备用。又法 将枸骨叶与茶叶各等份,共研粗末,用滤泡纸袋分装,每袋4克。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块或1袋,以沸水冲泡10分钟,温服。

[功效]祛风活血,舒筋止痛,养阴清热,生津止渴。适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肺虚咳嗽、咽干等。

[原料]细茶叶、槐子、核桃肉、芝麻各15克。

[制作]上药人罐内,加水2碗,熬至1碗。

[用法]每日1剂,热服。

[功效]补肾壮骨,祛风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等。

[原料]薏苡仁30克,防风10克。

[制作]将二味药加水同煎,去渣,取汁。

[用法]代茶饮用,或每日12次,连饮1周。

[功效]祛风除湿,通经宣痹。适用于风湿侵及经络而引起的肢节沉重作痛,甚至微肿发热。

[原料]稀莶草15克。

[制作]上药洗净用水煎煮,去渣取汁。

[用法]每日以此作为茶饮。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降血压。适用于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高血压等。

[原料]黄芪12克,防风8克,白术6克,乌梅5克。

[制作]将四味药同放人保温杯中,用沸水闷泡15分钟即可;或将药放人沙锅中。

[用法]加水煎煮饮用。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止渴。适用于表虚自汗、口渴等。本茶对于体虚多汗、易感风邪、经常感冒而又口渴的人来说,是一种较好的保健饮料,可增强抗病能力,使身体日益强壮。

[原料]柑子皮60克(焙干),茶叶3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柑子皮用水煎沸5分钟后,加入茶叶和糖,搅溶,即可。

[用法]不拘时频饮。

[功效]行气,解毒。适用于酒醉昏闷烦满等。

甘草2克,枸杞子10克,拐枣10克,菊花10克,陈皮5克,肉豆蔻10克,当归6克,柴胡6克,白芍10克,生地8克,黄芪10克。

将上述诸药,加水盖药面,煎沸20分钟,去渣取汁,渣加水重煎一次,2汁合并即可。

每日1剂,分2次温服,饮酒前或醉酒后10分钟饮用。

[原料]茶叶5克。

[制作]将茶叶用沸水冲泡后,捣烂或嚼烂,即可。

[用法]将捣烂的茶叶外敷患处,干了再换,每日1次。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蜂虫叮咬后皮肤红肿热痛、刺痒等。

苦参、茶叶各等份,蜂蜜适量。

将二味药共研细末,调蜜为丸。

日服2次,每服10克,茶水送下。

清热泻火。适用于癫狂症(精神病)。

经霜老茶叶15克。

渴即饮之,常服。

清热,涤痰,定痫。适用于羊痫风。

干橘皮10克,杏仁10个,老丝瓜1段。

将上药同煮,去渣,取汁。

不拘时,代茶饮用,每日1剂。

化痰开窍。适用于湿痰偏盛、上扰清窍而诱发之痫证、抽搐不止。

支气管哮喘茶

  【组成】鲜仙人掌茎(去皮、刺)60克,蜂蜜30~40克。

  【功用】清热解毒,止嗽平喘。

  【主治】支气管哮喘,症见喘息痰鸣,不能平卧,咯吐黄稠痰,口干舌红,脉滑数。辨证属热喘者。

【制法】取仙人掌鲜品,洗净切细,置保温杯中,用沸水适量冲泡,置闷15分钟,取清液,调入蜂蜜2O克,顿饮或分2次。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宜忌】脾肺虚寒,畏寒便溏者忌用。

  【按语】仙人掌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性味苦寒无毒。能行气活血、清热解毒。《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它“为健脾滋养强壮剂,又可补脾、镇咳、安神。《闽东本草》记述它“能去瘀,解肠毒,健胃,止痛,滋补,舒筋活络,疗伤止血。”民间常用之治疗胃痛、痞积腹痛、急性菌痢、痔疮出血和支气管哮喘、心悸失眠等。外用治疗疔疮、腮腺炎、乳腺炎、湿疹、黄小疮和火伤、蛇虫咬伤等(以上用法可参阅《中药大辞典》)。可见它是一种作用范围广的草药。本方配以蜂蜜润肺止咳。对于热证咳喘,有一定的疗效。

选红色、橘色干橘皮(剪作细丝)5克与干金银花5克入配料缸,注少许开水浸润约5分钟,备用。

取浓缩绿茶汁入杯内注约20毫升,加凉开水与冰块,取小匙夹放金银花二三朵、橘皮丝三四缕即成。金银花味甘、苦,性寒,可清热解毒;橘皮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胃、燥湿化痰。这一款茶特别适合潮湿闷热天气饮用。

预先取宁夏产大红枸杞子5克与上好杭白菊5克,分别放入两只配料缸,注少许开水,加以轻摇,浸泡约5分钟,令菊花温润舒展,枸杞红艳欲滴,备用。

将泡好的浓缩绿茶汁从冰柜中取出,向杯内注20毫升左右,加凉开水与冰块,至杯七分满,用小匙加入枸杞子七八粒、菊花二三朵,浸汁一小匙。枸杞子味甘、性平,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杭白菊味甘、苦,性微寒,具散风清热,利肝明目之效;加以清凉绿茶,饮之令人仿佛置身于“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潇湘馆中。

阅读(--)|评论(--)|分享发表评论评论发表评论您的发言信息按有关规定都会存档,您须为所发表言论的后果负责,请您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点此举报】
为了更好地给网友提供一个合法、有序的交流平台,禁止在东方财富网博客、股吧中招收会员。举报电话 021-54509984登陆|注册匿名评论载入中……注意 评论内容不得超过1000个字符!验证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