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乱进补小心脾胃受苦
发布时间: 2022-11-19

  很多喜欢进补的人,一立秋就迫不及待地计划补身大行动。殊不知进补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盲目进补反而会损害身体,导致失眠、消化道出血。

  乱进补 半夜流鼻血

  一向钟爱炖品的梁先生在立秋后就开始他的补身行动,一个星期至少吃三次滋补炖品。前两天他突然无故出现喉干舌燥的症状,晚上睡觉时更突然流鼻血,吓得他以为出什么事。幸好经自行止血后,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每年立秋后,临床上常可见到因盲目进补而导致失眠、流鼻血、消化道出血,甚至肝功能损害者,足以证明进补不当会对人的身体造成极大危害。

  虚弱肠胃难受“补”

  秋季非常有必要进补,因为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但立秋至今气温仍然偏高,且湿度较大,在这种湿、热并重的气候状况下,人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若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症状也会出现。

  中医认为,立秋后养生应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尤其重视对上呼吸道如鼻咽部的保护,若要进补,应在专门的营养师或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小编推荐 男人五脏失调,导致男性出现疲劳虚损、脆弱、过早衰老、工作生活力不从心……[详情请看> > > > 防五脏失调 男人也要补“芯”]

  补身宜养阴滋润

  像人参、鹿茸等“好货”并不适合立秋后服用,反而会引发虚火,中医称之“血热妄行”。从物美价廉的食补角度来说,百合、莲子、山药、白扁豆、红枣、莲藕、黄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祛除余暑及湿气等功效。从药补的角度来,黄芪、沙参、枸杞子、何首乌等比较适合。另外,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可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中医养生频道秋季到如何养?点击进入精彩中医秋季养生频道!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