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养生篇
发布时间: 2022-11-19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话养生

  与冬至有关的传说

  冬至传说之一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缘何有这种食俗呢?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告老还乡那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冬至传说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冬至传说之三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不同地区不同过法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冬至亚岁宴”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苏州人——吃馄饨忆西施

  冬至,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等“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 “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 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 “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无锡人——“添岁”

  无锡人对冬至很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一家老少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如家里有人外出未归,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象征性地盛些饭菜,以示思念。吃夜饭前,先祭祖宗。祭毕,把菜回锅烧一烧。如不烧就吃,说是记忆力要衰退。饭里要放黄豆,叫"元宝饭",饭碗里预先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把荸荠夹出来,叫"钳元宝"。

  冬至夜饭,有钱人家吃得很丰盛。"有钱的吃一夜,无钱的冻一夜"。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糯米团子,故有诗云 "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史传,冬至这天在周代是新年元旦,故今无锡地区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台湾人——“补冬”

  漳台凡外出者冬至这天必尽量回家与亲人团聚,合家品尝"冬节圆",谓之"添岁"。各家族是日聚集宗祠祭拜祖先,祭品必有"冬节圆"。有《漳州竹枝词》话冬至 "家家碾米煎圆香,祭祖祠堂共举觞。刺绣传闻添弱线,一天添得一条长。"门窗、仓库、桌柜、牛舍、猪圈、鸡窝、水井、厕所等处,凡人们以为有神的地方,都贴上一两粒"冬节圆",可求诸神保佑居家平安。《重修台湾府志·风俗一》也有类此记述。

  冬节“补冬”在台湾也成俗。冬节前日,晚饭过后,各家在厅堂搓圆。古例搓圆时禁忌口出不祥语。搓圆仔后要补冬,米糕是补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龙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红 米糕。补品还有雄番鸭、公鸡、猪肚鳖炖八珍或十全大补。

  山西人的“九九消寒”

  从冬至之日起,即进入了数九寒天。山西民间保留有涂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形式多种多样

  有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尽而九九出,称为九九消寒图。 有的是横十画、坚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有画几个中空的格子,选好几个字,每字必须是几划。每日写一笔,最后成为一句话,如"亭前屋后看劲柏峰骨"等语,称为九九消寒句。最雅致的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 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各家具体采用什么形式,往往根据主人的爱好和文化素质而定。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 "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

  山东人——“拜师”

  "冬至馄饨夏至面",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这天要吃馄饨或者水饺。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谐音"胶耳"。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 "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饽饽和蒸窝头是团圆子的演变。

  山东其他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崂山县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 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邹城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 "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泉州人——回家谒祖

  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泉俗过年,一年中只有冬节、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嫩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旧时如属大宗望族者,还于是日开宗庙词堂大门,举行祭祖仪式,与清明节的那次祭祖,合称春冬二祭。祭仪十分严格,参加者虔敬至诚。

  潮汕——“卜九”

  潮汕冬节的民俗活动多姿多彩,奇趣的是它与“九”有独特之联系,使这个节日腾溢出哲理味,却又有厚淀文化底蕴。

  祭拜祖先 潮汕民间,在这一天备足猪肉、鸡、鱼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后家人围桌共餐,一般都在中午前祭拜完毕,午餐家人团聚。但沿海地区如饶平之海山一带,则在清晨便祭祖,赶在渔民出海捕鱼之前,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捕鱼平安。

  长沙人冬至做霉豆腐

  长沙旧有聚族人于宗祠祭祖的习俗,届时杀猪宰羊,大办“冬至酒”。举行祭祀仪式时,年长者不惜远道跋涉回乡,入祠祭祖。吃冬至酒因男尊女卑陋习,只能男性参加,妇女不能入席。已婚妇女于是日回娘家,夜晚必须赶回婆家。这一天各家还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谓可润皮肤,防手脚冻裂。

  长沙城乡居民习惯在冬至前后制腊鱼腊肉,将鱼肉用盐腌四五天后挂当风之处晾干,然后用木屑、谷壳、橘皮、花生壳熏烤,或挂柴灶上熏烟,至其色金红,叫“冬腊肉”,可贮留至次年夏日不腐。冬至日做霉豆腐,俗称“猫乳”,为长沙地方特产之一。是日采制的桑叶为正宗冬桑叶,解热明目。

  澳门人过“冬至”同样如过年

  澳门人视“冬至大如年”。一到冬至,预定酒席的人数非常之多,部分居民更提前一个月预定。直至冬至前一星期,澳门各酒楼包房已被定满,大部分散席也被预定出。

  冬至,我们吃什么?

  “冬至”日推荐最佳食疗食谱

  首选菜肴 羊肉炖萝卜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话养生

  冬至日起一定要常吃羊肉炖萝卜,这是“冬至”日的首选菜肴。具体做法如下

  [配料] 白萝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盐适量。

  [做法] 白萝卜、羊肉洗净切块备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将羊肉入锅,开锅后5、6分钟捞出羊肉,水倒掉,重新换水烧开后放入羊肉、姜、料酒、盐,炖至六成熟,将白萝卜入锅至熟。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对腰膝酸软,困倦乏力,肾虚阳痿,脾胃虚寒者更为适宜。

  炒双菇

  [配料] 水发香菇、鲜蘑菇等量,植物油、酱油、白糖、水淀粉、味精、盐、黄酒、姜末、鲜汤、麻油适量。

  [做法]香菇、鲜蘑洗净切片,炒锅烧热入油,下双菇煸炒后,放姜、酱油、糖、黄酒继续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鲜汤烧滚后,放味精、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装盘即可。

  [功效] 补益肠胃,化痰散寒。

  这道菜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脂患者更为适宜。

  麻油拌菠菜

  [配料] 菠菜1斤,食盐、麻油适量。

  [做法] 菠菜洗净,开水焯熟,捞出入盘,加入适量食盐,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 通脉开胸,下气调中,止渴润燥。

  另外,建议大家多吃山药(蒸、煮均可),它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作用。

  “补冬”常用的药膳处方

  八珍(当归、地黄、枸杞、芍药、白术、茯苓、大枣、甘草)

  四味(当归、芍药、川芎、地黄)(莲子、芡实、山药、茯苓)

  单方(人参,当归,田七,杜仲)

  用法 将备好的中药装入纱布袋,(根据自身情况取八味、四味、单味均可)放进大沙锅内,倒入清水浸泡30分钟,把清洗干净的家禽、猪脚、猪腰、鳗鱼、甲鱼等经过处理后,放入沙锅与药同煮,开锅后文火慢炖至有效成分完全渗入汤中,肉中的软骨松软宜爵,此时药膳煲汤之味的醇香定会令你垂涎三尺。

  提醒 冬季进补有四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1是气虚症,常见症候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此症可选用人参蜂王浆、补中益气丸、西洋参、黄芪、党参、山药等。

  2是血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此症可选用补血露、十全大补丸、归脾丸、当归、阿胶、龙眼肉等。

  3是阴虚症,常见症候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此症可选用大补阴丸、参杞蜂王浆、六味地黄丸、银耳、鳖甲、麦冬、沙参、黑芝麻等药物。

  4是阳虚症,常见症候有面色皑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此症常可选用金匮肾气丸、鹿茸口服液、龟龄膏、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等药物。服用补药还须注意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虚弱、胃纳呆滞、胸脘满闷者,需要加入醒脾健肝药物,如陈皮、砂仁、木香、神曲、谷芽之类,以健脾助运。

  三忌慕名进补。鸡汤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鸡汤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小分子,其蛋白质仅为鸡肉的7%左右,而汤里的鸡油大都属于饱和脂肪酸。因为鸡汤中这一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刺激作用,以下几种病人就不宜喝鸡汤

  胆道疾病患者胆囊炎和胆结石症经常发作者,不宜多喝鸡汤。因鸡汤内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参与,喝鸡汤后会刺激胆囊收缩,易引起胆囊炎发作。胃酸过多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有胃溃疡、胃酸过多或胃出血的病人,一般不宜喝鸡汤。

  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喝鸡汤,因为鸡汤内含有一些小分子蛋白质,患有急性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的患者,由于其肝肾对蛋白质分解物不能及时处理,喝多了鸡汤会引起高氮质血症,加重病情。

  四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会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另外,补药也不能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另外,冬日要正确食用蔬菜。

  很多人认为冬天是养人的季节,物美质丰,蔬菜就在其中之列。聪明的“煮妇”也会给家人献上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佳肴。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话养生

  胡萝卜 胡萝卜玉米猪骨汤是喜欢喝汤的佛山人的家常汤,因为胡萝卜的营养丰富,而且它不怕高温,在高温下煮,其营养价值也不会受到损坏。所以胡萝卜煲靓汤,其鲜美可口的汤汁不知道锁住多少“汤王”的胃口。

  另外,胡萝卜也可以切条炒菜,或者剁碎作为包子馅和饺子馅。因为胡萝卜在高温下营养价值不会流失,所以很多食客都选用煎鲜肉胡萝卜包子或者饺子,香脆的外皮,甜美的馅料,吃了不会油腻。

  番茄 多数人认为吃番茄好处多,甚至对这种可以抗癌的食物情有独钟,但很多人却不知道番茄怎么吃最能保住它的营养价值以及特有的功效。有些市民将番茄洗净后直接食用,有些市民则将番茄切成片撒上白糖食用,其实,这种生吃并不一定能够将番茄本身的价值都体现出来,而有饮食专家推荐,番茄中有一种物质叫番茄素,和蛋白质结合后周围被纤维素包裹,生吃是很难吃到番茄素的,最好的办法是将番茄煮熟后再食用,比如说,番茄炒蛋、番茄蛋汤等都是不错的搭配。

  蒜头 在中国人的筵席上频频可见蒜头的身影,如蒜茸炒生菜、蒜茸炒菜心、蒜茸炒油麦菜、蒜茸配海鲜等等,虽然蒜头看似简单,实际上吃起来还颇为讲究。建议将蒜头切成片状,让氧气充分接触蒜的表面,这样的蒜片除了有杀菌的作用外,据称还可以帮助抗癌。

  合理进补水果

  寒冷的冬天给自己适合的进补是十分必要的,除了饮食的进补还有从吃水果来补。在这个冬天把自己的生理机能调整到最好,同时也能吃出一份健康吃出一份美丽来。冬天寒冷干燥,使人觉得鼻、咽部干燥和皮肤干燥、容易上火,因此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

  推荐首选 梨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话养生

  梨是冬季水果中的首选,它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梨有润喉生津、润肺止咳、滋养肠胃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缓解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等症较为适宜。除此以外,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但是,因为梨性寒冷,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适合的量 一天吃1个梨是营养最易被吸收的。

  适合时段 饭后2-3个小时是最适合的。

  吃法 可以洗净直接吃,或者用冰糖和梨切成块煮冰糖梨水可以润肺止渴,还可以榨梨汁喝。

  小编推荐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各种慢性病.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有时候一杯茶,一个简单的动作、一碗药膳甚至一个枕头……[详情请看> > > > 防三高 中医日常四招“降高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转载方请明确注明出处及链接,或完整保留此版权信息。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