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中药趁热喝就是好
发布时间: 2022-11-19
中医精彩推荐
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可治阳痿?
你是否需补血
测一测你是否需要补血
腰与肾
腰不好=肾不好?
中医治早泄
男性早泄 中医按穴治
肠胃不适
中成药治疗肠胃
十大补品使用
十大补品的使用
刮痧美白
刮痧“刮”出细嫩白皙
良药枸杞
良药枸杞如何配伍好

  有人喝中药时总是趁热喝。但据中医专家说 虽然许多中药要求温服,但并非都是如此,有不少汤药是要放凉了再喝的。

  传统的中医理论对口服汤剂的温度是非常讲究的,仅服法就有十多种,具体到药水温度就有三种 温服、热服和凉服。

  一般的中药汤剂应该“温服”,即药汤煎煮后立即滤出。在常温下晾至30℃~37℃时再喝 丸、散类的中成药应该温开水送服。这也是温服的一种。发散风寒的中药,应该“热服”,并且可在服后吃些热稀饭、热水,以助药力。而解毒、清热的药,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药,则“冷服”效果更好。

  在南方,夏天经常服用一些“凉茶”,实际上也属于中药的一种。顾名思义,很多凉茶都是晾凉了喝,清凉解暑效果才更好。

  对于服中药,一般来讲,治疗热病的药可凉服,而治疗寒证宜热服。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服药的温度。患有“阳病”的患者多表现热证,出现周身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黄、口舌生疮、舌质红、舌苔黄、脉搏快等 而“阴病”多表现为寒证,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腹冷痛、肢冷神靡、下利清谷、水肿、舌淡、苔薄白等。

  在中药方剂中,有个小窍门,一般情况下,叫做“汤”的多数热服,而叫做“饮”的多数需要凉服。因为古语中汤和饮本身就是有温度区别的。但为慎重起见,患者最好在开完药后,再问一下中医师相关的服用方法,以防出现偏差。

微信

客服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