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是什么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长某种程度上的一门必修课,因为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压力的增加,无形之中都传给了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升学、就业、恋爱、家庭等原因使得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或多或少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和高校领导、老师的关注。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还是挺多的:一方面,通过召开心理健康方面的主题班会,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通过问答、座谈、电影等方式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和三观;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室也会定期不定期开展相关讲座,并在525心理健康周期间举行大型的心理团建活动,使学生参与其中,积极引起大家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室也会每周定时开放,接受咨询,也可以提前预约任何时间。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大学生问题之一,宣传、引导、知识甚至测试治疗都会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是什么

主要是疏导学生的心理,让他们积极正确地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同时也能预判一些心理问题,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他们做出后悔的事情来。

你觉得怎样才能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目前已经得到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应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我们一般人想象中要严重很多,很多隐藏的问题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查测试才能发现,而如果不能提前发现,一旦出现过激行为,就可能直接导致悲剧。

所以说,要想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做到实处,首要任务是建立心理评价中心,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进行摸排。有条件的高校其实都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会根据一定的原理设计心理测试问卷等,定期测试学生心理状况。像我们学校,去年的测试结果就不太乐观,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还有少数人存在严重的抑郁症,甚至发现有位同学有微笑抑郁症,平时笑呵呵,实际上却是严重的抑郁症。这些严重的学生学校都及时为其办理了休学,让他回家治疗。如果这些情况没有及时发现,他们很可能就从学校某个楼上跳下来了。

其次是心理疏导。这个工作是长期而艰辛的,对于有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校指定了专人负责,时刻关注动向,一边保证治疗,一边进行心理疏导。大概十年前,一个老师带了一个大四做毕业设计的学生,进实验室后才发现学生因为家庭的原因,得了抑郁症。这位老师做了非常充分细致的工作,让学生始终处于比较舒心的状态,但毕业时,其抑郁症就好了很多。后来这位学生成为其工作单位的劳动模范。除了这类心理问题的疏导,还有一些短期负面情绪,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也会帮助学生疏导,学校也有宣泄室这样的地方,让学生能及时排除负面情绪。

最后是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实际上,很多人暂时没有心理问题,并不代表他心理就很强大,可能只是因为没遇到事。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前给学生们打预防针,让大家在遇到大事难事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节,就算自己调整不了,也应该寻求帮助,不能闷在自己心里。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可否认,一些学生上大学之前完全没有经历过挫折,一些学生存在家庭问题,这是学生自己的原因,但其实,整个社会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必要环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

谢谢邀请。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角度聊聊开展大学心理教育有哪些重要意义。

前言

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大学心理学除了心理学专业之外,也就只有一门关于心理学的校选课供全校学生选修。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主要也是为了凑够人文社科类的学分,来达到毕业要求。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同学选修。

这门课我听过几节,感觉课堂上讲的内容还是对学生成长有些帮助的。比如说:人际交往、恋爱关系、职业规划等专题,通过心理学的角度来帮助大家解决一些大学生常见的问题,还是值得听听的。

由于我从高中开始就对心理学感兴趣,不满足于只听听这门课,我就加入了学校的心理教育中心,系统地学习了有三年时间,通过这三年的学习我对心理学的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之后的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确实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普适的心理学教育。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帮助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都是与父母住在一起,起居生活多是由父母一手安排,自己只需要安心学习。即便是有些有住宿经历的学生,往往也是同省市内的短途寄宿制,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仍然存在。但是,到了大学就不同了,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门,真正的自己独立生活。起初面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心理上很难适应。很多学生感觉心里面没有依靠,感觉空落落的。这就需要进行心理学的辅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尽快的适应独立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

帮助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

进入大学后,学生之间基本上都是以宿舍为单位生活学习,班级的概念变得弱化。班主任的责任也和中小学十分的不同,基本上很少插手学生的事情。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处理不好和舍友的关系。因为之前都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自由自在习惯了,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宿舍作为一个小的集体,出现在了他们面前,面对着四年需要朝夕相处的伙伴,他们不知道怎么融入宿舍的环境中。而且,现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同学之间也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口角和冲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也是需要进行心理学教育。

恋爱问题现在也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据调查,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在学习期间遇到恋爱问题的困扰,进而影响学业,更有甚者,会影响到生命安全。大学心理学教育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处理好恋爱关系,不让恋爱关系作为阻碍学业的绊脚石,相反地,处理好的话,还有可能是促进学业的助推剂。

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作为一种高等教育,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就要进入社会工作。但是,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很多学生而言,还比较困难。大学心理学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社会需求,帮助他们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目的地去选择能给自己增值的事情,培养自己的能力。

以上是我的一些想法,肯定还会有很多的原因。欢迎大家评论交流,谢谢。

结语: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人们对它也越来越重视了,据我所知,现在很多高校已经将大学心理学作为必修课,让全体的学生进行学习,这个做法是非常好的,希望今后每个学生都能从心理学的教育中受益。

欢迎点赞并关注匠心粥馆——粥济万物,匠人匠心。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