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医生吞下蛔虫卵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不少人小时候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脸色暗淡发黄,甚至长出片状的白斑,被家长带着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肚子里长虫子了,需要打虫。”本来以为自己要吃苦药,却没想到药丸竟是甜的。纵观人类历史,小小的寄生虫所带来的痛苦无比漫长。


  南京大学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中心 赵 静 □闵凡祥

  《生命时报》 2022-09-09 第1639期 第23版
  图说:乔瓦尼·巴蒂斯特·格拉西(1854~1925年)

  寄生虫家族庞大,常见的有绦虫、蛔虫等。绦虫是肠道寄生虫,如果食用未煮熟的牛肉、猪肉,就容易中招。该虫体长从几厘米到十几米不等,在体内繁殖时每天可长出七八个节片。这些节片可自动脱离虫体,从肛门掉出或随粪便排出体外。蛔虫的分布更为广泛,几乎每个民族的医学记载中都有它的身影,感染率极高——在卫生状况差的人群中,感染率可达100%。

  不论是哪种寄生虫,都让人闻之色变,但历史中却有人自愿“牺牲”健康主动吞食寄生虫。原来,早期出于医疗研究需要,不少寄生虫学家都拿自己的身体做试验。1860年,德国医生莫斯勒吃下几枚蛔虫卵后,没想到身体并无异样,于是他很不人道地在两个儿童身上进行试验,但他们也没有明显的感染症状。由此,莫斯勒得出结论:蛔虫不能在人体内直接繁殖。直到1878年,这一结论才由意大利西西里岛一位名叫乔瓦尼·巴蒂斯特·格拉西的医生,再次以亲身吞食蛔虫的方法,证明了其错误性。

  1878年10月的一天,格拉西进行尸检时发现死者的肠道内布满了蛔虫及虫卵。因此,他猜测蛔虫病是一种食源性疾病。为证实这一猜测,格拉西决定吞食蛔虫卵,让自己的身体充当蛔虫的寄生宿主。首先,格拉西需排除自己体内已感染蛔虫的可能性,因此,他把蛔虫卵捞出放入潮湿的粪便溶液中进行培养,而且每天都在显微镜下观察自己的粪便,以确定自己是否感染了蛔虫。

  1879年7月20日,格拉西在确定自己体内没有蛔虫、符合试验要求的情况下,舀取了大量虫卵吞下。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格拉西从自己的粪便中发现了蛔虫卵,成功证明了人体可通过食入的方式感染蛔虫。

  “以身试虫”的医生,格拉西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1922年,日本儿科医生浓野垂为了彻底弄清楚寄生虫在体内生长的状况,吞食了2000枚成熟的蛔虫卵。蛔虫在其体内疯狂繁殖,后来不仅他每次排便都会发现蛔虫,甚至在剧烈咳嗽时都会咳出蛔虫,十分痛苦。试验进行到第50天时,几乎垂死的浓野垂才肯接受治疗。

  为了科学研究,寄生虫学家主动吞食寄生虫,以身涉险,做出了极大牺牲,令人敬佩。然而历史上,还有一群人却是为了美吞食这些寄生虫。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性对自己的体形要求极高,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有人甚至为了追求纤腰取出几根肋骨。在当时,寄生虫被视为一剂减肥良药:时人认为通过服用绦虫卵,在体内孵化出绦虫,虫子会吸收掉摄入食物的大部分营养。这样既可以尽情吃喝,又不必担心肥胖,一举两得。

  直到20世纪,这种绦虫减肥法仍然存在,上世纪20年代出售的很多减肥药中都夹带着绦虫卵。他们认为绦虫可贴附在胃黏膜上吞食宿主摄入的食物,从而减少消化吸收。出生于美国的希腊歌剧女高音玛利亚·卡拉斯曾出现过神秘的身体变形,就被猜测是通过服用“绦虫药片”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减肥所致。绦虫减肥法,也因此被称为“玛利亚·卡拉斯减肥法”。不过也有研究者发现,卡拉斯感染绦虫并非服用了“绦虫药片”,而是因为食用了生肉。

  为了减肥而吞食绦虫,这种“牺牲”让人哭笑不得,绦虫或蛔虫减肥法对人体危害很大,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轻则损害人体器官,重则危及生命。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必须做好预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便不会“引虫入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