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梗出现麻凉痛就得查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当你发现自己走一段路就觉得腿发沉,休息一会儿又缓解了,这种情况反复出现时,就要高度怀疑是“腿梗”,又称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治医师  王  谦

  《生命时报》 2022-09-16 第1641期 第18版


  下肢动脉血管负责我们下肢的血液供应,当血管出现动脉硬化、斑块形成时,会导致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这时就会影响下肢供血。下肢供血不足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会觉得腿有点凉,轻度麻木,活动后容易出现疲劳感。

  第二个阶段,随着病情进展,斑块越来越多,行走时由于下肢缺血、缺氧,小腿肌肉会感觉疼痛、乏力,需要停下来休息片刻,症状改善后才能继续行走。若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就会进入

  第三个阶段(静息痛),休息时腿部也会觉得疼痛、麻木,彻夜难眠。这时如果仍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将进一步加重,进入

  第四个阶段(组织坏死),肢体皮肤溃烂、肢端坏死、发黑、坏疽。此时,将面临截肢,甚至全身中毒。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者都属于高危人群,出现前两个阶段症状时,就应及时到血管外科就诊。医生会通过基本的查体,摸一摸动脉的搏动进行初步判断,然后根据病情安排进一步检查。比如,下肢血管超声,可初步探明血管狭窄程度;踝肱指数,能获得客观数据,判断下肢缺血程度;下肢动脉CTA,对于病情较重或超声看不清的位置,CTA能很好地显示出来。

  已经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建议积极接受治疗,生活中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扩血管的药物;不要因为疼痛而害怕行走,疼痛时可休息;避免用热水长时间泡脚;症状加重者要及时就医,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