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西瓜甘蔗三种水果三张古方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秋梨润肺清胃 西瓜降火利湿 甘蔗生津除热 三种水果,三张古方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经开区院区综合内科副主任医师 白 桦

  《生命时报》 2022-09-30 第1645期 第8版


  梨、西瓜、甘蔗被古人分别誉为“甘露饮、白虎汤、复脉汤”。顾名思义,三者与其对应的千古名方具有类似功效,因此又被称为水果里的“天生药方”。

  梨:甘露饮

  “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本草纲目》记载,梨性味甘微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解酒毒、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热咳或燥咳、热病津(津液)伤、或酒后烦渴、烦心狂闷等。清代名医王孟英言其“润肺、清胃、凉心、养阴濡燥……并绞汁服,名天生甘露饮”。甘露饮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治上焦(人体心肺)热盛、齿龈肿烂、口舌生疮。本方名为“甘露”,取其甘润之意。梨成于秋,花实皆白,生食可清六腑之热,熟食可滋五脏之阴(阴液),故享“天生甘露饮”美誉,清热生津宜生食,滋阴润肺宜熟食。吃生梨能明显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现的咽喉干、痒、痛、声音哑以及便秘等症状。将梨煮熟或蒸熟吃,或搭配胖大海、杏仁、冰糖、蜂蜜少许,可滋阴润肺、止咳祛痰。梨又有降血压和养阴清热的效果,所以高血压、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处。秋天燥邪当令,可常服五汁饮(鲜梨汁、荸荠汁、鲜芦根汁、鲜蔗汁、藕汁)清燥润肺、养阴生津,预防秋燥之气耗伤肺津所致的咽干咳痰之症。需注意,风寒咳嗽、胃部腹部冷痛、脾虚者慎食。


  西瓜:白虎汤

  西瓜味甘性寒,入心、胃、膀胱经,能将上焦之火、中焦(脾胃)之热降至膀胱自小便排出,主治上中二焦火热证。《本草逢原》载:“西瓜,能引心包之热,从小肠、膀胱下泄……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白虎汤,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创制的名方,是针对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脉洪大“四大症”而设,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效果 。西瓜清热解暑,与白虎汤有异曲同工之妙。西瓜瓤能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西瓜皮,名西瓜翠衣,甘凉、涤暑效果非常好。《温病条辨》“清热透暑”之“清络饮”,《时病论》“清暑利湿泄热”之“清凉涤暑方”,以及王孟英之“清暑益气汤”中均配伍西瓜翠衣。西瓜皮,利尿、解毒作用较强,可治疗急性肾炎水肿、肝病黄疸。西瓜皮制成的“西瓜霜”,可治口腔溃疡、口疮等,用西瓜皮做菜,能清热降火。西瓜子甘温性升,性与瓜瓤相反,具有止血之功。鼻衄(鼻出血)以西瓜子壳五钱(药量单位,一钱相当于现在的3克,五钱就是15克),洗净,水煎汁,服之即止。西瓜益处虽多,但多食易积寒助湿,有伤脾之患,寒湿、阳虚体质者需慎食。


  甘蔗:复脉汤

  甘蔗,性味甘寒,入肺、胃经,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解毒透疹之功,能润肠通便、缓肝助脾,适用于阴虚肺燥所致的咳嗽、胃阴不足所致的呕吐、热病伤阴所致的口渴发热、酒后烦渴及痘疹疹出不畅等。《随息居饮食谱》言“甘蔗榨浆名为天生复脉汤……利咽喉、强筋骨、息风养血、大补脾阴”。复脉汤,原名炙甘草汤,也是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名方,具有阴阳并补、益气养血的功效。甘蔗,其味先入脾,故能助脾气,甘寒除热润燥,是阴阳双补之品,与复脉汤功效相当,故称“天生复脉汤”。甘蔗平时生吃即可,对口干舌燥、目赤红肿、小便不利、大便燥结、头痛发热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低血糖、心功能衰弱的人群饮甘蔗汁最为适宜。具体做法:取鲜甘蔗、鲜生姜适量,榨取汁液,加入蜂蜜,倒入沸水,放置温度适宜即可服用。此方可健脾益气、和胃止呕。甘蔗萝卜百合汁也常被用来治疗虚热咳嗽、气管炎及肺结核等。需要提醒的是,甘蔗性寒,脾胃虚寒的人不宜食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