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添加剂能否做出酱油
发布时间: 2022-11-19
    【93913.com 】(来源:生命时报)零添加的通常要用大量盐来防腐,添加剂则是为了增鲜、提味、上色等


  受访专家: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添加剂分会副理事长 曹雁平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 范志红
  本报记者 徐 盈
  《生命时报》 2022-10-18 第1648期 第13版

  近日,某品牌酱油因“国内外双标”问题引发关注。有视频博主称,该品牌出口日本的酱油,配料表里只有水、大豆、食盐、白砂糖和小麦,而国内销售的一款酱油中,配料表里有谷氨酸钠、苯甲酸钠等多种食品添加剂。事件一出,很多网友纷纷留言,“连夜倒酱油,以后不买这个牌子了”“特别怀念小时候的酱油醋,没有添加剂,特别安全”……没有添加剂的酱油真的更安全吗?

  《生命时报》记者在朝阳区某超市调查时发现,很多品牌(包括引发热议的品牌)其实都有“零添加”酱油出售,但产品规格相对较小,多数为500毫升,最大的为1升。记者选取了4个常见品牌的相关产品,并跟其同品牌下同规格的非“零添加”产品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4款“零添加”产品中,配料表最简单的只包含4种原料:水、非转基因脱脂大豆、小麦、食用盐(未加碘),另外3款在此基础上添加了白砂糖或(和)酵母抽提物。4款非“零添加”酱油中,原料种类最多的达12种,除上述提到的原料外,还包括谷氨酸钠、焦糖色、5’-呈味核苷酸二钠、山梨酸钾、蔗糖素、柠檬酸、甘草酸三钾。价格上,“零添加”酱油是非“零添加”产品的1.3~1.9倍。所有产品类别均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从制作原理上看,酿造酱油是把黄豆和面粉蒸熟,再接种微生物进行发酵,使蛋白质变成有鲜味的物质,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糖分。可见,食品添加剂并非是制作酱油的必要成分,只是什么都不加的酱油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盐放得太多。上世纪,我国的酱油中盐含量都很高,吃起来非常咸。二是微生物多。酱油中盐含量再高,也不能完全避免“嗜盐菌”等微生物滋生。范志红回忆说,她小时候商店里的酱油和醋都是散装存放在缸里的,上面常有一层浅黄色或白色的醭(bú),售货员把它们撇开,再将底下的舀出来卖给顾客。后来随着制作工艺发展,以及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会用到食品添加剂来增鲜、防腐、减盐、上色。

  酱油中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有4类:

  第一类,果葡糖浆、三氯蔗糖等甜味物质。它们能让酱油的咸味变得柔和、鲜美又丰富。

  第二类,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肌苷酸钠和鸟苷酸钠)等增鲜物质。它们能增加酱油的鲜味,让做出来的菜更加可口。

  第三类: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防腐物质。它们能起到延长保质期、减少产品含盐量的作用。

  第四类,焦糖色。可用于上色,一般只添加在老抽类产品中,让菜品看起来更诱人。至于安全性方面,

  范志红说:食品添加剂在多国广泛使用,在合规的前提下,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而且酱油和醋只是调料,每餐摄入的量不多,不用过于担心。北京工商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添加剂分会副理事长曹雁平也表示,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很少,正常饮食很难出现长期大剂量摄入,所以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可能出现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危害。


  实际上,挑选一瓶好酱油应该遵循3个原则:

  首先,看氨基酸态氮。酱油的等级是用氨基酸态氮来划分的,它与酱油的鲜味、营养价值等密切相关,含量大于等于0.80%,就可以算特级酱油。

  其次,看用途。做红烧类菜肴,就选老抽;炒菜、凉拌菜用生抽。

  最后,看钠含量。尽量选择钠含量较低的产品。酱油的营养成分表,通常会用每10克/毫升或每15克/毫升的“一份”来标注钠含量。大家挑选时注意把各种产品都换算成10克的量,然后在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的产品当中,选钠含量最低的一档。例如,A产品的氨基酸态氮是 1.20%,每份10克中含钠495毫克;B产品的氨基酸态氮是0.90%,每份15克中含钠 1132 毫克。那么,都换算成10 克时,B 产品的含钠量是 754 毫克。显然,A 产品的氨基酸态氮高,钠含量低,比 B 产品更优秀。

微信